殛字的意思和解釋

⽍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6B9B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⽍ 部

12 畫

9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135452251541

gik1

1721.4

U+6B9B

E6AE9B

MNMEM

GQBG

殛字概述

〔殛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⽍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殛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歹亟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殛〕字倉頡碼是MNMEM,五筆是GQBG,四角碼是1721.4

〔殛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B9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7547,UTF8:E6AE9B

〔殛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殛的意思

jí ㄐㄧˊ

基本解釋

殺死。雷~(突遭雷擊致死)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歹,亟聲。從“”( è ),表示與死亡有關。本義:誅,殺死。

2.同本義。

,誅也。 《說文》明神之。 《左傳 · 襄公十一年》有夏多罪,天命之。 《書 · 湯誓》鯀於 羽山。 《史記 · 夏本紀》願丞相思舜帝 鯀用 禹之義。 《三國演義》

雷殛。

kill;

3.懲罰。

爽惟天其罰我,我其不怨。 《書 · 康誥》

殛罰(懲罰)

punish;

4.流放,放逐。通“”。

我不負神兮,神何我越荒州? 漢 · 蔡琰《胡笳十八拍》

banish;

殛的國語辭典解釋

jí ㄐㄧˊ

詳細解釋

1.殺死。

《書經 · 舜典》:“殛鯀於羽山。”《三國演義 · 第四〇回》:“故主有靈,必當殛汝!”

電殛、雷殛。

2.懲罰。

漢 · 蔡琰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我不負神兮,神何殛我越荒州?”

殛的兩岸詞典解釋

jí ㄐㄧˊ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殺死。

殛戮、雷殛天譴。

殛字的翻譯

to put to death to imprison for life

hinrichten

mettre à mort

キョク コキ ころ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