㧺字概述
〔㧺〕字拚音是(tà),部首是⺘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㧺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扌遝)組成。
〔㧺〕字倉頡碼是QEA,五筆是RIJG。
〔㧺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39F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擴展A區),十進製:14842,UTF8:E3A7BA。
㧺的意思
㧺 tà ㄊㄚˋ
基本解釋
①指套。古時縫紉,用皮革作箍套在指上以防針刺。《説文•手部》:“㧺,縫指㧺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縫指㧺者,謂以鍼紩衣之人恐鍼之栔其指,用韋為箍,韜於指以藉之也。”《四分律》卷五十二:“針縫衣患指痛,佛言聽作㧺。彼以寶作㧺,佛言不應爾。”
②套子;護套。《説文•手部》:“㧺,韜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射韝亦謂之臂㧺。”王筠句讀:“㧺,要皆套物之物,故通其名。㧺,今謂之套。”《玉篇•手部》:“㧺,韋韜也。”
㧺字的翻譯
a finger wrapper; a covering (used to protect the fingers from getting hurt)
トウ ド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