㼃字的意思和解釋
㼃
⺩部 共19畫 左右結構 U+3F03 CJK 擴展A區
㼃字概述
〔㼃〕字拚音是(liè),部首是⺩部,總筆數是19畫。
〔㼃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𤣩巤)組成。
〔㼃〕字倉頡碼是MGVVV,五筆是GVLN。
〔㼃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3F0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擴展A區),十進製:16131,UTF8:E3BC83。
㼃的意思
㼃 liè ㄌㄧㄝˋ
1.拚音疑為liè。
2.煤炭。 一名石炭。一名烏金石、 石墨、鐵炭、 焦石。有數種煤石塊麩炭。 如沙如麥麩者。卽石如木炭而燃。 中原則爲日用之物。與柴炭等。“ 中國采礦燒之則不燃。作硫磺氣煤石。 臭者燒熔而閉之成石。再鑿而入爐曰礁。 可五日不絶火。煎鑛煮石。 殊爲省力。而以藥物解之。 始得燃熾。” 我東則自古無聞焉。 竝不知爲何物。然以予所聞。 畿甸則楊根小雪山穀有之。北路則端川、 會寧、穩城、 鍾城、鏡城等地有之。 而慶興府、 “慶興府板橋社山穀多産焉” 慶源府 “召羅社出石巖。 而石炭礦中亦産~珀片。 如指頂如荳粒者。慶興府接界黃土窟亦多産焉。 有信社倉後麓種種地然。其下或有之。 東林社山穀亦有。訓戎社距鎭十裏地。 名葛路峙村乾川中。産石炭。 成塊層疊。色烏有光。 掘取無窮雲。” 亦出焉。 我東於格物最疏。爲天下日用之物。 獨置諸無用。而不究其可用之道。 可勝惜哉。中原則延州出燃石。 以爲烹飪鍛之需。“按類書。 豫章有石。黃白色而理疏。 以水灌之。便熱雷煥。 問張華。曰燃石。 秦始皇時。有宛渠之民。 天地初開時。了如親見。 又曰。臣國去鹹池日沒之所九萬裏。 日月不照。萬歲爲晝。 萬歲爲夜。琢燃石代日光。 其石出於燃山雲。燃石卽可燃者。” 豐城、萍鄕二縣。 皆産石炭。於山間掘土。 黑色可然。有火而無焰。 作硫磺氣。旣銷則成白灰。 按《天工開物》。 凡煤炭不生茂草盛木之鄕。可見天心之妙。 其炊爨功用所不及者。惟結腐一種而已。“ 結豆腐者。用煤炭則焦枯。 故不用。” 若然則山之本自童濯處。 必有之矣。欲得其礦穴。 則細檢《天工開物》 及《本草綱目》 等書。而可知其采取解然法矣。 予癸卯 “憲宗九年” 遊北關時。於楸城之訓戎地。 出一石如煤炭雲。故采來省之。 則石塊層疊而烏有光。如碎唐墨片片揭起。 碎而作屑。試入火爇之。 燃而起燄。頃刻通紅。 與炭無異。臭如硫磺。 且易燼成灰。無木炭擁然則卽滅矣。 若非煤石。卽是燃石之類。 此物如法解之。可以爲炭。“ 訓戎之燃石。疏散甚脆。 作屑如麩。易燃如炭。 而無火星起燄臭臊。出爐黑滅。 而石質則燼白。” 開鑛采取。 其利當與鹽鐵相埒。恨無知者。 委棄不收也。“《遊燕記》。 烹茶燒炕。多用石炭。 炭出太行山。始出如泥。 得風則硬。塊大小不一。 其細瑣者。碾均爲屑。 和糊印磚之。燒不成灰者。 水淹之。可以再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