䏲字的意思和解釋

dié

⽉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+43F2 CJK 擴展A區

⽉ 部

11 畫

7 畫

左右結構

35114351523

tī,dié

dit6

7822.7

U+43F2

E48FB2

BCNH

EUXT

䏲字概述

〔䏲〕字拚音是(tī,dié),部首是⽉部,總筆數是11畫

〔䏲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⺼弟)組成。

〔䏲〕字倉頡碼是BCNH,五筆是EUXT,四角碼是7822.7

〔䏲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43F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擴展A區),十進製:17394,UTF8:E48FB2

䏲的意思

dié ㄉㄧㄝˊ

基本解釋

同“”。《集韻•屑韻》:“胅,《説文》:‘骨差也。’一曰腫也。一曰連脽肉。古從弟。”

tī ㄊㄧ

基本解釋

〔䐔䏲〕薄。《可洪音義》卷五《妙法蓮華經》第六卷音義:“䐔䏲,上卑典反,下他兮反。薄皃也。正作匾㔸。”

化合物的一類,指銻化氫中的氫原子部分或全部被烴基取代的一類有機化合物。䏲帶多具有毒性,不具堿性,不溶於水。

䏲字的翻譯

protruded bones; swelling, a crooked nose

テツ デチ テイ タ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