喙字的意思和解釋
喙
⼝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2F847 CJK CJK-CIS
喙字概述
〔喙〕字拚音是(huì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喙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。
〔喙〕字五筆是KVEY。
〔喙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2F84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-CIS),十進製:194631,UTF8:F0AFA187。
喙的意思
喙 huì ㄏㄨㄟˋ
基本解釋
①嘴,特指鳥獸的嘴。長~。短~。
②借指人的嘴。百~莫辯。不容置~(不準插嘴)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口,彖( tuàn )聲。本義:鳥獸的嘴。
2.鳥獸及某些其它動物(如烏龜和章魚)的嘴 。
喙息(用口呼吸的禽類)
beak; snout;
3.人的嘴 。
喙爭(猶言口舌之爭);喙長三尺(嘴長三尺的人。譏人強言善辯);喙息(有口能呼吸者。代指人和一切動物)
mouth;
4.器物的尖端。
莊王曰:“子無阻九鼎! 楚國折鉤之喙,足以為九鼎。” 《史記》
point;
形容詞
◎疲困;喘氣,喘息。
維其喙矣。 《詩 · 大雅 · 緜》
喙息(猶喘息)
tired; weary;
喙的國語辭典解釋
喙 huì ㄏㄨㄟˋ
詳細解釋
名
1.鳥獸動物等尖長形的嘴。
《漢書 · 卷九四 · 匈奴傳下》:“是以忍百萬之師以摧餓虎之喙,運府庫之財填盧山之壑而不悔也。”唐 · 柳宗元《行路難》三首之三:“蟠龍吐耀虎喙張,熊蹲豹擲爭低昂。”
2.泛指人的嘴。
《莊子 · 秋水》:“今吾無所開吾喙,敢問其方。”《南史 · 卷六二 · 鮑泉傳》:“麵如冠玉,還疑木偶;須似蝟毛,徒勞繞喙。”
百喙莫辯、不容置喙。
喙的兩岸詞典解釋
喙字的翻譯
beak, bill, snout; pant
Schnabel (S)
bec, bouch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