爨字的意思和解釋
爨
⽕部 共30畫 上中下結構 U+2F920 CJK CJK-CIS
爨字概述
〔爨〕字拚音是(cuàn),部首是⽕部,總筆數是30畫。
〔爨〕字結構是上中下結構。
〔爨〕字五筆是EMGO。
〔爨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2F92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-CIS),十進製:194848,UTF8:F0AFA4A0。
爨的意思
爨 cuàn ㄘㄨㄢˋ
基本解釋
①燒火做飯。分居各~。
②灶:“客傳蕭寒~不煙。”
③中國宋雜劇、金院本中某些簡短表演的名稱。《講百花~》。《文房四寶~》。
④演戲:“夫優伶~演,實始有唐《目連救母》之起。”
⑤姓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燒火做飯。
爨,炊也。 《廣雅》取其進火謂之爨,取其氣上謂之炊。 《說文係傳》許子以釜甑爨,以鐵耕乎? 《孟子 · 滕文公上》
爨人(爨夫。廚師);爨室(廚房);爨婦(執炊的女人)
cook;
2.燒;燒煮。
常若微雷響,以草爨之,則煙騰火發。 《水經注》
burn;
名詞
◎爐灶。一種土、陶製的廚房爐子、灶。
翻憐爨下勞薪。 張炎《風人鬆》
爨下(灶下);爨火灶膛裏的火;爨煙(吹煙)
an earthern kitchen stove;
爨的國語辭典解釋
爨 cuàn ㄘㄨㄢˋ
詳細解釋
動
◎以火燒煮食物。
《左傳 · 宣公十五年》:“易子而食,析骸以爨。”晉 · 杜預 · 注:“爨,炊也。”《紅樓夢 · 第一〇五回》:“聞得赦老與政老同房各爨的,理應遵旨查看賈赦的家資。”
名
1.爐灶。
《周禮 · 天官 · 亨人》:“職外內饔之爨亨煮,辦膳羞之物。”漢 · 鄭玄 · 注:“爨,今之灶。”
2.中國少數民族之一。分布於今大陸地區雲南省東部地區。
3.一種宋代雜劇或金代院本中某些簡短表演的名稱。
清 · 龔自珍《己亥雜詩》三一五首之一〇三:“梨園爨本募誰修,亦是風花一 代愁。”
講百花爨、文房四寶爨。
爨的兩岸詞典解釋
爨字的翻譯
oven, cooking stove; cook
cuire, fourneau de cuisi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