丐字的意思和解釋

gài

⼀部 共4畫 獨體字 U+4E10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 獨體字

⼀ 部

4 畫

3 畫

獨體字

形聲字

1215

gài

koi3

1020.7

U+4E10

E4B890

MYVS

GHNV

丐字概述

〔丐〕字拚音是(gài),部首是⼀部,總筆數是4畫

〔丐〕字結構是獨體字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丐〕字倉頡碼是MYVS,五筆是GHNV,四角碼是1020.7

〔丐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4E1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19984,UTF8:E4B890

〔丐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丐的意思

gài ㄍㄞˋ

基本解釋

乞求。

討飯的人。乞~。

給與、施與:“沾~後人多矣”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乞求,乞討。

求願曰匃。 《通俗文》匃,求也。 《廣雅》不強 《左傳 · 昭公六年》毋或匄奪。 《左傳 · 昭公十六年》沐沐我。 《史記 · 外戚世家》,乞也。 《字匯》不抽屋,不強 《左傳 · 昭公六年》

丐飯;丐物;丐食;丐計(乞求計策);丐施(乞求布施);丐貸(乞貸);丐養(給人收養為義子)

beg;

2.求,請求。

鄒君 海濱,以所輯黃花岡烈士事略序於予。 孫文《序》

丐命(乞命。請求饒命);丐祠(請求奉祠);丐退(請求辭職);丐留(請求留任);丐貸(請求借貸)

ask for;

3.給予;施舍,把財物給與人。

盡取善繪,匄諸宮人。 《漢書 · 廣川惠王越傳》。注:“遺之也。”我匄若。 《漢書 · 西域傳》。馬注:“與也。”又出庫錢一千萬,以貧民遭旱不能供稅者。 韓愈《太原王公墓誌銘》後人多矣。 《新唐書 · 讚》

give;

4.免除,寬免。

詔以州鎮十一水旱,其田租,開倉振恤。 《北史》

remit;

名詞

乞丐,以乞討為生的人。

於戲,者,言語如斯,可編為論。 元結《丐論》

老丐;丐頭;丐人;丐夫;丐者;丐棍(以乞討為業的無賴);丐首(丐頭);丐幫(有組織的乞丐團夥)

beggar;

丐的國語辭典解釋

gài ㄍㄞˋ

詳細解釋

1.乞求。

《字匯 · 一部》:“丐,乞也。”《史記 · 卷四九 · 外戚世家》:“丐沐沐我,請食飯我。”

2.給予。

唐 · 韓愈《江南西道觀察史贈左散騎常侍太原王公墓誌銘》:“又出庫錢二千萬,以丐貧民遭旱不能供稅者。”

乞食的人。

唐 · 柳宗元《寄許京兆孟容書》:“皂隸傭丐,皆得上父母 邱墓。”

乞丐。

丐的兩岸詞典解釋

gài ㄍㄞˋ

詳細解釋

1.以乞討為生的人。

丐幫、乞丐。

2.《書》乞求;乞討。

偶在道上行走,忽見一人襤褸丐食(《初刻拍案驚奇‧卷二十二》)。

3.姓。

丐字的翻譯

beggar; beg; give

カイ カツ カチ こ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