亢字的意思和解釋

kàng gāng gēng

⼇部 共4畫 上下結構 U+4EA2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⼇ 部

4 畫

2 畫

上下結構

象形字

4135

kàng,gāng,gēng

kong3

0021.7

U+4EA2

E4BAA2

YHN

YWB06 YWB98 YMB86

亢字概述

〔亢〕字拚音是(kàng,gāng,gēng),部首是⼇部,總筆數是4畫

〔亢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亠幾)組成,造字法是象形字

〔亢〕字倉頡碼是YHN,五筆是YWB06 YWB98 YMB86 ,四角碼是0021.7

〔亢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4EA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130,UTF8:E4BAA2

〔亢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亢的意思

kàng ㄎㄤˋ

基本解釋

高,高傲。高~。不~不卑。

極度,非常。~旱。~奮。

抗,匹敵。~禮。~衡。

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
姓。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1.象形。小篆字形,從大(人)省,象人的頸脈形。
①( gāng )本義:人頸的前部,喉嚨。
② 高。

2.高。

故解之以牛之白顙者與豚之鼻者。 《莊子 · 人間世》

亢爽(天高氣爽;性格直爽);亢山(高山);亢言(高談闊論);亢昂(高昂;激揚)

high;

3.剛強。

恕在朝八年,其議論直,皆此類也。 《三國誌 · 杜恕傳》

亢烈(剛毅);亢亮(剛直誠信);亢悍(剛烈強悍);亢藏(剛直孤僻)

firm;

4.自高,無所屈。

信明蹇,以門望自負。 《新唐書 · 文藝傳上》

亢世(傲世);亢意(言恣意妄為);亢龍(本指驕橫無德之君。借指熱衷功名,鍘愎躁進之人)

supercilious;

5.幹旱 。

亢陽(指旱災);亢厲(旱災);亢歎(旱災)

arid;

名詞

1.星名,亢宿。二十八宿之一,青龍七宿的第二宿。

宿四星。 《宋史 · 天文誌三》

name of a constellation;

2.姓。

副詞

極,達到最高的境界

從今以後,著這楚州旱三年。 元 · 關漢卿《元曲選 · 竇娥冤》

亢寵(居於極尊貴之位);亢陽(陽氣極盛;陽光過多,久不下雨,故天旱稱亢陽);亢龍有悔(處於極尊貴之位,當戒慎其敗悔);亢炎(非常炎熱)

very;

動詞

1.抵禦。通“”。

我則為政,而大國之討。 《左傳 · 宣公十三年》諸列侯莫敢與禮。 《史記 · 魏其武安侯列傳》

亢衡(對立相敵。也作抗衡);亢禮(彼此以平等的禮儀相待。也作“抗禮”);亢答(應對。指禮儀酬答)

resist; withstand;

2.蔽,庇護。

吉不能身,焉能抗宗? 《左傳 · 昭公元年》

亢宗(庇護宗族。後引申為光大門第)

shelter; shield;

亢的國語辭典解釋

kàng ㄎㄤˋ

詳細解釋

1.高。

《莊子 · 人間世》:“故解之以牛之白顙者,與豚之亢鼻者。”唐 · 成玄英 · 疏:“亢,高也。”

高亢。

2.高傲。

不卑不亢。

3.強硬。

《管子 · 輕重戊》:“天子幼弱,諸侯亢強。”

過甚、極。

《易經 · 乾卦 · 上九》:“亢龍有悔。”唐 · 孔穎達 · 正義:“上九,亢陽之至,大而極盛,故曰亢龍。”

1.星座名。二十八星宿之一。為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二宿,由四顆星組成。

2.姓。如唐代有亢潮。

gāng ㄍㄤ

詳細解釋

脖子、咽喉。

《說文解字 · 亢部》:“亢,人頸也。”《漢書 · 卷三二 · 張耳陳餘傳》:“乃仰絕亢而死。”唐 · 顏師古 · 注:“亢者,總謂頸耳。”

亢的兩岸詞典解釋

kàng ㄎㄤˋ

詳細解釋

1.高。

聲音高亢。

2.高傲無禮。

不卑不亢。

3.過度;極度。

精神亢奮、甲狀腺亢進。

4.星宿名。二十八星宿之一。參見【二十八星宿】。

5.姓。

gāng ㄍㄤ

詳細解釋

指人的脖子、咽喉部位。

亢字的翻譯

high, proud; violent, excessive; skilled; name; 2nd lunar mansion, determinative star κ Virginis (Kang)

anmaßend, hochmütig, stolz , Kang (Eig, Fam)

excité, stimulé

コウ キョウ たかぶ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