仞字的意思和解釋

rèn

⺅部 共5畫 左右結構 U+4EDE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⺅ 部

5 畫

3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32534

rèn

jan6

2722.0

U+4EDE

E4BB9E

OSHI

WVYY

仞字概述

〔仞〕字拚音是(rèn),部首是⺅部,總筆數是5畫

〔仞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亻刃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仞〕字倉頡碼是OSHI,五筆是WVYY,四角碼是2722.0

〔仞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4ED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190,UTF8:E4BB9E

〔仞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仞的意思

rèn ㄖㄣˋ

基本解釋

古代計量單位。一~(周尺八尺或七尺。周尺一尺約合二十三厘米)。山高萬~。

測量深度。

古同“”,堅韌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人,刃聲。本義:古代長度單位。周製八尺,漢製七尺。

2.同本義。

,伸臂一尋八尺也。 《說文》

ren, an ancient measure of varying length;

3.按,諸說不一。

築宮有三尺。 《禮記 · 祭義》深八尺謂之洫,深二謂之澮。 《考工記 · 匠人》太行、 王屋二山,方七百裏,高萬 《列子 · 湯問》一片孤城萬山。 唐 · 王之渙《涼州詞》夫子之牆數 《論語 · 子張》

4.春秋時楚地名,在今湖北省十堰市東。

子越自 石溪, 子貝自 以伐 庸。 《左傳》

Ren village;

5.用同“”。鋒刃,借指刀劍之類的兵器 [same as“”]。

,通作刃。 《正字通》

動詞

1.測量深度。

計丈數,揣高卑,度厚薄,溝洫。 《左傳》

fathom;

2.”的古字。

3.承認。

公理者,猶雲眾所同之界域。 章炳麟《四惑論》

admit;

4.通“”。辨認 。

仞識論(認識論)

recognize;

5.認為,當作。

非其事者勿也…。人之事者敗。 《淮南子 · 人間》惟通州五代所置,向無郡名,政和末,始賜名 靜海,史家遂誤改州為郡矣。 清 · 錢大昕《廿二史考異》

regard as;

6.通“”。

是故百姓冬不寒,夏不暑,作疾病死者,不可勝計也。 《墨子》

tolerate;

形容詞

1.通“”。柔軟而堅固。

鞏用黃牛之革。 《易 · 革》。三國魏 · 王弼注:“牛之革堅仞不可變也。”

pliable but strong;

2.通“”。滿,充滿。

虛宮館而勿 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其中者。 司馬相如《子虛賦》

仞積(堆滿)

full;

仞的國語辭典解釋

rèn ㄖㄣˋ

詳細解釋

量詞。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。八尺為一仞,一說七尺為一仞。

《說文解字 · 人部》:“仞,伸臂一尋,八尺。”《書經 · 旅獒》:“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。”《論語 · 子張》:“夫子之牆數仞。”

1.測量深度。

《左傳 · 昭公三十二年》:“度厚薄,仞溝洫。”晉 · 杜預 · 注:“度深曰仞。”

2.辨認。

《淮南子 · 人間》:“非其事者勿仞也,非其名者勿就也。”

3.填塞、充滿。

《史記 · 卷三 · 殷本紀》:“益收狗馬奇物,充仞宮室。”

仞的兩岸詞典解釋

rèn ㄖㄣˋ

詳細解釋

量詞。古代用於計算長度。八尺或七尺為一仞。

壁立千仞、萬仞高山。

仞字的翻譯

ancient unit of measure (8 feet); 'fathom'

altes Längenmaß von 7 - 8 chin. Fuß

ren (mesure)​

ジ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