伎字的意思和解釋
伎
⺅部 共6畫 左右結構 U+4F0E CJK 基本漢字
伎字概述
〔伎〕字拚音是(jì,zhì,qí,qì),部首是⺅部,總筆數是6畫。
〔伎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亻支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伎〕字倉頡碼是OJE,五筆是WFCY,四角碼是2424.7。
〔伎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4F0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238,UTF8:E4BC8E。
〔伎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伎的意思
伎 jì ㄐㄧˋ
基本解釋
①技巧,才能。~癢(人擅長某種技藝,一遇機會,急欲表現,好像皮膚發癢不能自忍,亦作“技癢”)。~倆( liāng )。
②古代稱以歌舞為業的女子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人,支聲。本義:黨與,同黨的人。
2.同本義。
伎,與也。 《說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《舁部》曰:‘與者,黨與也。’此伎之本義也。”
companion;
3.同“妓”。歌女,舞女。
伎女樓上,坐而擇食。 《洛陽伽藍記》卷四城西淒涼蜀故伎,來舞魏宮前。 劉禹錫《蜀先主廟》
伎人(女歌舞藝人);伎女(古代指女歌舞藝人)
a female performer;
4.泛指歌舞表演。
雜伎,藝以為珩。 張衡《思玄賦》。舊注:“手仗曰伎。”
伎船(以歌舞色相為業的遊船);伎樂(古代俳優所奏的音樂);伎伎(形容奔走的樣子)
performance;
5.舊指醫卜曆算之類方術 。
伎道(方術);伎數(方伎數術);伎坊(教坊)
art;
6.通“技”。技藝,本領。
無他伎。 《書 · 秦誓》案謹募選閱材伎之士。 《荀子 · 王製》故聖人之處世,不逆有伎能之士。 《淮南子 · 道應》積財千萬,不如薄伎在身。 《顏氏家訓 · 勉學》卜者,世之餘伎也。 唐 · 柳宗元《非國語上 · 卜》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。 《法言 · 君子》
伎癢(極想施展本領;動心);伎力(技能與勇力)
artistry; skill;
7.才智;才能 。
伎藝(技能;才藝);伎曲(以己之才智曲從無道之君)
ability and wisdom;
伎的國語辭典解釋
伎字的翻譯
talent, skill, ability
Geschick, Kunstferigkeit, Fähigkeit, Fertigkeit (S), Handwerk (S), Kniff, Kunstgriff, Trick (S), professionelle Tänzerin, Sängerin [ hist. ] (S, Mus)
artisanat
キ ギ シ わ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