佁字的意思和解釋

ǎi chì

⺅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+4F41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

⺅ 部

7 畫

5 畫

左右結構

3254251

yǐ,ǎi,sì,chì

ji5

2326.0

U+4F41

E4BD81

OIR

WCKG

佁字概述

〔佁〕字拚音是(yǐ,ǎi,sì,chì),部首是⺅部,總筆數是7畫

〔佁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亻台)組成。

〔佁〕字倉頡碼是OIR,五筆是WCKG,四角碼是2326.0

〔佁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4F41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289,UTF8:E4BD81

〔佁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佁的意思

yǐ ㄧˇ

基本解釋

〔~然〕靜止的樣子,如“~~不動”。

癡癡呆呆。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癡呆的樣子。

chì ㄔˋ

基本解釋

〔~儗( yì )〕a.停滯不前;b.猶豫不決。

ǎi ㄞˇ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1.癡呆的樣子。

,癡貌。從人,台聲。 《說文》,癡也。 《廣韻》

foolish;

2.危險。

複守其母,沒身不 《馬王堆漢墓帛書》

dangerous;

3.靜止 。

佁然。

still;

佁的國語辭典解釋

ǎi ㄞˇ

詳細解釋

癡呆的樣子。

《說文解字 · 人部》:“佁,癡貌。”

佁的兩岸詞典解釋

yǐ ㄧˇ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癡呆的樣子。

日光下澈,影布石上,佁然不動(唐‧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記》)。

佁字的翻譯

アイ イ チ シ ジ タ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