佃字的意思和解釋

diàn tián

⺅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+4F43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⺅ 部

7 畫

5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3225121

diàn,tián

din6

2620.0

U+4F43

E4BD83

OW

WLG

佃字概述

〔佃〕字拚音是(diàn,tián),部首是⺅部,總筆數是7畫

〔佃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亻田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佃〕字倉頡碼是OW,五筆是WLG,四角碼是2620.0

〔佃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4F4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291,UTF8:E4BD83

〔佃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佃的意思

diàn ㄉㄧㄢˋ

基本解釋

向地主或官府租種土地的農民。~戶。~農。~客(晉代世家豪強蔭庇下的一種依附農民)。~東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人,田聲。“”又兼表字義。
① ( tián )本義:耕種土地 ②引申義:租種田地。

2.同引申義,也指向地主或在古代向官府租種土地 。

承佃(舊社會農民被迫向地主租種土地);佃人(租種官府或地主田地的農民)

rent land from a landlord;

3.〈方〉∶租借;租賃 。

佃屋;佃鋪麵。

rent;

4.通“畋( tián )”。畋獵,獵取禽獸。

作結繩而為罔罟,以以漁,蓋取諸離。 《易 · 係辭下》則又成王之所 《詩 · 小雅 · 信南山》箋今觀宰司之取士也,有似於司原之也。 《潛夫論 · 賢難》

hunt;

名詞

1.佃戶;向地主租地的農戶 。

東佃(地主和佃戶的合稱)

tenant;

2.田租 。

佃科(官田收租的章程)

land rent;

3.契約 。

撤佃,退佃(地主收回租給農民的土地)

lease;

4.另見 tián。

tián ㄊㄧㄢˊ

基本解釋

耕作。

古同“”,打獵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人,田聲。本義:耕作。

2.同本義。

畇畇原隰,曾孫田之。 《詩 · 小雅 · 信南山》即上言方作詩。 《漢書 · 韓安國傳》

佃作(從事耕作);佃具(耕具,農具);佃器(農具)

till the farmland;

3.打獵。

以漁。 《易 · 係辭下》齊侯至自 《左傳 · 昭公二十年》

佃漁(獵獸和捕魚)

hunt;

4.另見 diàn。

佃的國語辭典解釋

diàn ㄉㄧㄢˋ

詳細解釋

承租他人田地耕種,或為他人傭耕的人。

明 · 張自烈《正字通 · 人部》:“佃,代耕農也。”《宋史 · 卷一七三 · 食貨誌》:“稽其畝步,訂其主佃,亦莫如鄉都之便也。”

承租土地。

《晉書 · 卷二六 · 食貨誌》:“又廣開水田,募貧民佃之。”

tián ㄊㄧㄢˊ

詳細解釋

1.耕種。

《史記 · 卷六九 · 蘇秦傳》:“南有碣石、鴈門之饒,北有棗栗之利,民雖不佃作而足於棗栗矣。”南朝梁 · 劉勰《文心雕龍 · 議對》:“佃穀先曉於農,斷訟務精於律。”

2.打獵。

《易經 · 係辭下》:“作結繩而為罔罟,以佃以漁。”

佃的兩岸詞典解釋

diàn ㄉㄧㄢˋ

詳細解釋

1.租田耕種。

佃地、佃租、佃農。

2.姓。

tián ㄊㄧㄢˊ

詳細解釋

1.耕種田地。

2.《書》打獵。通“”。

作結繩而為罔罟,以佃以漁(《易經‧係辭下》)。

佃字的翻譯

tenant farmer; be a tenant farmer

cultiver la terre, agriculteur, cultiver

デン テン つく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