佯字的意思和解釋

yáng

⺅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+4F6F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⺅ 部

8 畫

6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32431112

yáng

joeng4

2825.1

U+4F6F

E4BDAF

OTQ

WUGH06 WUH98 WUDH86

佯字概述

〔佯〕字拚音是(yáng),部首是⺅部,總筆數是8畫

〔佯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亻羊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佯〕字倉頡碼是OTQ,五筆是WUGH06 WUH98 WUDH86 ,四角碼是2825.1

〔佯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4F6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335,UTF8:E4BDAF

〔佯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佯的意思

yáng ㄧㄤˊ

基本解釋

假裝。~裝。~作。~狂。~稱。~攻。~言(說假話)。~死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(形聲。從人,羊聲。本義:假裝) 同本義。

張儀去秦。 《史記 · 屈原賈生列傳》為予趙城。 《史記 · 廉頗藺相如列傳》鄉民敗。 《廣東軍務記》

佯訝(假裝吃驚);佯推死(裝死);佯打耳睜(裝聾作啞,心不在焉);佯佯不睬(故作輕慢,不予理睬);佯長(揚長。大模大樣);佯常(佯長);佯呆(假裝麻木遲鈍;假裝癡笨); 佯北(假裝敗退);佯敗(詐敗, 假裝失敗)

pretend; feign;

2.另見 yáng (徉)

佯的國語辭典解釋

yáng ㄧㄤˊ

詳細解釋

假裝、偽裝。

《紅樓夢 · 第五七回》:“寶玉心下明白,因恐紫鵑回去,故又或作佯狂之態。”

佯笑、佯作不知。

中國少數民族之一。屬西南僰撣族係。今散布於大陸地區貴州省東部山區,以耕山、漁、獵為生。

佯的兩岸詞典解釋

yáng ㄧㄤˊ

詳細解釋

偽裝;假裝。

佯裝、佯攻、佯作不知。

佯字的翻譯

pretend, feign; false, deceitful

vorgeben, heucheln

feindre, faux

ヨウ いつわ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