侉字的意思和解釋

kuǎ huá è

⺅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+4F89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⺅ 部

8 畫

6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32134115

kuǎ,huá,è,wú

kwaa2

2422.7

U+4F89

E4BE89

OKMS

WDFN

侉字概述

〔侉〕字拚音是(kuǎ,huá,è,wú),部首是⺅部,總筆數是8畫

〔侉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亻誇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侉〕字倉頡碼是OKMS,五筆是WDFN,四角碼是2422.7

〔侉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4F8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361,UTF8:E4BE89

〔侉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侉的意思

kuǎ ㄎㄨㄚˇ

基本解釋

口音與本地語音不合。他說話有點兒~。~子(蔑視語)。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1.〈方〉∶口音不正的,特指口音跟本地語音不同的 。

說著蠻不蠻,侉不侉的官話

(speak)with an accent;

2.粗大、不細巧的 。

侉車子(蹩腳車子)

big and clumsy;

侉的國語辭典解釋

kuǎ ㄎㄨㄚˇ

詳細解釋

誇大、不實際。

《書經 · 畢命》:“驕淫矜侉,將由惡終。”漢 · 孔安國 · 傳:“言殷眾士驕 恣過製,矜其所能,以自侉大。”

侉的兩岸詞典解釋

kuǎ ㄎㄨㄚˇ

詳細解釋

1.《口》說話口音和本地語音不同。

侉子。

2.《口》粗笨;土氣。

侉裏侉氣。

3.《書》誇大不實。

驕淫矜侉(《書經‧畢命》)。

侉字的翻譯

to speak with an accent; big and clumsy

accent étranger

カ ケ 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