倍字的意思和解釋

bèi péi

⺅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+500D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⺅ 部

10 畫

8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3241431251

bèi,péi

pui5

2026.1

U+500D

E5808D

OYTR

WUKG

倍字概述

〔倍〕字拚音是(bèi,péi),部首是⺅部,總筆數是10畫

〔倍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亻咅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倍〕字倉頡碼是OYTR,五筆是WUKG,四角碼是2026.1

〔倍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00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493,UTF8:E5808D

〔倍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倍的意思

bèi ㄅㄟˋ

基本解釋

等於原數的兩個。加~。事~功半。~道而行(兼程而行)。

某數的幾倍等於用幾乘某數。二的五~是十。

更加,非常:“每逢佳節~思親”。~加。~兒精神。

增益:“焉用亡鄭以~鄰?”

古同“”,背棄,背叛。

古同“”,背誦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人,( tǒu )聲。本義:通“”。反;背向。

2.同本義。

,反也。 《說文》正南方。 《周髀算經下》兵法右山陵,前左水澤。 《史記 · 淮陰侯傳》

back towards;

3.背棄;背叛。後作“”。

畔之心。 《漢書 · 賈誼傳》教而不稱師謂之 《荀子 · 大略》而民不 《禮記 · 大學》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德也。 《史記 · 項羽本紀》

倍畔(同背叛);倍上(背叛尊上)

abandon; betray;

4.通“”。違反;違背。

本棄事而安怠傲。 《墨子 · 非儒》其公法,損其正心,專聽大臣者,危主也。 《管子 · 任法》道而妄行,則天不能使之吉。 《荀子 · 天論》

倍言(違背信約);倍時(違時,錯過時機);倍情(違背情實)

violate;

5.加倍,照原數等加。

為近利市三 《易 · 說卦》乘上之急,所賣必 晁錯《論貴粟疏》

倍日(一天時間當兩天用);倍半(超出一倍和僅有其半。謂一多一少,差距甚大);倍多(成倍增加)

double;

6.通“”。背誦。

鄭注:“文曰諷”。 《周禮 · 大司樂》讀書文,功力兼人。 韓信《韓滂墓誌銘》

倍文(背誦書文);倍諷(背誦);倍讀(背誦)

recite from memory;

量詞

倍數。

嚐以十之地,百萬之師,叩關而攻秦。 漢 · 賈誼《過秦論》

五倍;三的五倍是十五;倍百(百倍);倍差(一倍半)

times; -fold;

倍的國語辭典解釋

bèi ㄅㄟˋ

詳細解釋

1.違背、反叛。

《說文解字 · 人部》:“倍,反也。”《禮記 · 緇衣》:“信以結之,則民不倍。”

2.背向、背著。

《戰國策 · 趙策三》:“天子吊,主人必將倍殯柩。”《史記 · 卷九二 · 淮陰侯傳》:“兵法右倍山陵,前左水澤。”

3.增加與原數相等的數。

《孟子 · 公孫醜上》:“故事半古之人,功必倍之。”南朝梁 · 劉勰《文心雕龍 · 鎔裁》:“雖玩其采,不倍領袖。”

量詞。計算照原數再加上一個或幾個全數的單位。

十倍、六是三的兩倍、年所得增加一倍。

更加、益增。

唐 · 王維 · 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》詩:“獨在異鄉為異客,每逢佳節倍思親。”

勇氣倍增、倍受恩寵。

倍的兩岸詞典解釋

bèi ㄅㄟˋ

詳細解釋

1.加倍。

倍增、倍道兼行、事半功倍、事倍功半。

2.更加。

每逢佳節倍思親。

3.違背;背離。

倍道而妄行,則天不能使之吉。

4.背向;背對。

右倍山陵。

5.《口》程度深;非常;特別。

倍兒香、倍兒棒、倍兒脆。

6.量詞。用於數詞之後,計算增加與原數相同數的次數,每增加一次,便是增加一倍。

十倍、二的三倍是六。

7.姓。

倍字的翻譯

times, fold, multiple times

(2-3-4)​ -fach (Adj)​, -mal (Multiplikator)​

fois, double, multiplier

バイ ハイ そむく そらんじる ま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