傃字的意思和解釋

⺅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5083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

⺅ 部

12 畫

10 畫

左右結構

321121554234

sou3

2529.3

U+5083

E58283

OQMF

WGXI

傃字概述

〔傃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⺅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傃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亻素)組成。

〔傃〕字倉頡碼是OQMF,五筆是WGXI,四角碼是2529.3

〔傃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08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611,UTF8:E58283

〔傃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傃的意思

sù ㄙㄨˋ

基本解釋

向,向著:“暮則~東山而歸。”

平素;常。

遵守。

傃的國語辭典解釋

sù ㄙㄨˋ

詳細解釋

1.向、往。

南朝齊 · 王融《采菱曲》:“雕輜傃平隰,朱櫂泊安流。”宋 · 蘇軾《放鶴亭記》:“暮則傃東山而歸,故名三日放鶴亭。”

2.遵循、遵守。

宋 · 王安石《諫官論》:“循其名,傃其分,以事其上而不敢過也。”

傃的兩岸詞典解釋

sù ㄙㄨˋ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往;向著。

徒遑遑乎狂奔而西傃(唐‧柳宗元《解祟賦並序》)。

2.《書》遵守;遵循。

循其名,傃其分,以事其上而不敢過也(宋‧王安石《諫官論》)。

傃字的翻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