傴字的意思和解釋

⺅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50B4 CJK 基本漢字

⺅ 部

13 畫

11 畫

左右結構

3212512512515

jyu2

2121.6

U+50B4

E582B4

OSRR

WAKK

傴字概述

〔傴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⺅部,總筆數是13畫

〔傴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亻區)組成。

〔傴〕字倉頡碼是OSRR,五筆是WAKK,四角碼是2121.6

〔傴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0B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660,UTF8:E582B4

傴的意思

yǔ ㄩˇ

基本解釋

見“”。

傴的國語辭典解釋

yǔ ㄩˇ

詳細解釋

駝背、背脊彎曲的。

《呂氏春秋 · 季春紀 · 盡數》:“辛水所多疽與痤人,苦水所多尪與傴人。”《禮記 · 問喪》:“禿者不免,傴者不袒。”

傴的兩岸詞典解釋

yǔ ㄩˇ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彎腰。

一命而僂,再命而傴,三命而俯(《左傳‧昭公七年》)。

2.《書》駝背。

禿者不免,傴者不袒(《禮記‧問喪》)。

傴字的翻譯

humpback; stoop

bucklig

incliné, bossu

ウ かがむ せむ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