僓字的意思和解釋

tuǐ tuí

⺅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50D3 CJK 基本漢字

⺅ 部

14 畫

12 畫

左右結構

32251212511134

tuǐ,tuí

teoi4

2528.6

U+50D3

E58393

OLMC

WKHM

𰂜

僓字概述

〔僓〕字拚音是(tuǐ,tuí),部首是⺅部,總筆數是14畫

〔僓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亻貴)組成。

〔僓〕字倉頡碼是OLMC,五筆是WKHM,四角碼是2528.6

〔僓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0D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691,UTF8:E58393

僓的意思

tuǐ ㄊㄨㄟˇ

基本解釋

嫻雅。

長的樣子。

tuí ㄊㄨㄟˊ

基本解釋

順。

簡易。

古通“”,崩壞。

僓的國語辭典解釋

tuǐ ㄊㄨㄟˇ

詳細解釋

嫻雅。

《說文解字 · 人部》:“僓,嫻也。”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嫻者,雅也。”

自在不受拘束。

《莊子 · 外物》:“月固不勝火,於是乎有僓然而道盡。”晉 · 郭象 · 注:“唯僓然無矜,遺形自得,道乃盡也。”唐 · 成玄英 · 疏:“僓然,放任不矜之貌。”

僓的兩岸詞典解釋

tuǐ ㄊㄨㄟˇ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沉靜文雅。

2.《書》任隨己意,不受拘束。

月固不勝火,於是乎有僓然而道盡(《莊子‧外物》)。

僓字的翻譯

タイ ツイ ケ ズイ カイ ガ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