儜字的意思和解釋

níng

⺅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511C CJK 基本漢字

⺅ 部

16 畫

14 畫

左右結構

3244545442522112

níng

ning4

2322.1

U+511C

E5849C

OJPN

WPNS

儜字概述

〔儜〕字拚音是(níng),部首是⺅部,總筆數是16畫

〔儜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亻寧)組成。

〔儜〕字倉頡碼是OJPN,五筆是WPNS,四角碼是2322.1

〔儜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11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764,UTF8:E5849C

儜的意思

níng ㄋㄧㄥˊ

基本解釋

怯懦;軟弱的人。

舊同“”(多見於早期白話)。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1.怯弱 。

儜劣(懦怯庸劣);儜弱(懦弱;劣弱)

weak;

2.困頓。

大牛豎,小牛橫,鳥啄牛背,足跌力 唐 · 元稹《當日來大難行》

tired;

3.粗劣 。

儜奴(罵人話,劣奴);儜拙(拙劣);儜陋(醜陋);儜兒(罵人之語。孱頭)

bad;

4.代詞。您。

昨日龍叔不說嗎?早去也是沒有。 《老殘遊記》

you;

儜的國語辭典解釋

néng ㄋㄥˊ

詳細解釋

弱小、軟弱。

《宋書 · 卷六二 · 王微傳》:“吾本儜人,加疹意惛,一旦聞此,便惶怖矣。”

用於尊稱他人。

《老殘遊記 · 第一二回》:“今日總算他鄉遇故知,儜也該做首詩,我們拜讀拜讀。”

儜的兩岸詞典解釋

néng ㄋㄥˊ

詳細解釋

1.您。

儜也該做首詩,我們拜讀拜讀(《老殘遊記‧第十二回》)。

2.《書》柔弱;怯懦。

吾本儜人,加疹意惛,一旦聞此,便惶怖矣(《宋書‧卷六十二‧王微列傳》)。

儜字的翻譯

weak; wearied; in distress

faible, fatigué, en détresse

ドウ ニョ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