儴字的意思和解釋

ráng xiāng

⺅部 共19畫 左右結構 U+5134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

⺅ 部

19 畫

17 畫

左右結構

3241251251112213534

ráng,xiāng

joeng4

2023.2

U+5134

E584B4

OYRV

WYKE

儴字概述

〔儴〕字拚音是(ráng,xiāng),部首是⺅部,總筆數是19畫

〔儴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亻襄)組成。

〔儴〕字倉頡碼是OYRV,五筆是WYKE,四角碼是2023.2

〔儴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13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788,UTF8:E584B4

〔儴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儴的意思

ráng ㄖㄤˊ

基本解釋

因循,沿襲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因循,沿襲。

、仍,因也。 《爾雅 · 釋詁》。注:“皆謂因緣。”

follow;

2.同“”。趁其來而竊取。

,樊孫如羊反,引《論語》“其父攘羊”釋之,作攘,注雲:“因來而盜曰攘。” 《爾雅 · 釋詁 · 儴 · 釋文》

steal;

xiāng ㄒㄧㄤ

基本解釋

〔~佯〕義同“徜徉”,徘徊。

儴的國語辭典解釋

ráng ㄖㄤˊ

詳細解釋

依循、沿襲。

漢 · 陸賈《新語 · 至德》:“儴道者眾歸之,恃刑者民畏之。”

儴的兩岸詞典解釋

ráng ㄖㄤˊ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承襲;沿襲。

儴道者眾歸之,恃刑者民畏之(漢‧陸賈《新語‧卷八‧至德》)。

儴字的翻譯

ショウ ソウ ジョウ ニョ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