冉字的意思和解釋

rǎn nán dān

⼌部 共5畫 獨體字 U+5189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 獨體字

⼌ 部

5 畫

3 畫

獨體字

象形字

25211

rǎn,nán,dān

jim5

5055.7

U+5189

E58689

GB

MFD

冉字概述

〔冉〕字拚音是(rǎn,nán,dān),部首是⼌部,總筆數是5畫

〔冉〕字結構是獨體字,造字法是象形字

〔冉〕字倉頡碼是GB,五筆是MFD,四角碼是5055.7

〔冉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18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873,UTF8:E58689

〔冉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冉的意思

rǎn ㄖㄢˇ

基本解釋

龜甲的邊。

〔~~〕a。毛、枝條等柔軟下垂;如“柳枝~~”;b。慢慢地,如“月亮~~升起”。

姓。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1.象形。本義:毛柔弱下垂的樣子。

2.同本義。

冄,毛冄冄也。 《說文》

冉弱(荏弱)

tenderly;

3.逐漸,漸進。常作“冉冉”。

其將至兮。 《離騷》。注:“行貌。”內,行也。又,進也。 《廣雅》

冉冉悠悠(行動飄忽貌);冉冉纏纏(慢慢騰騰);冉內趨(指仕宦為政)

gradually;

名詞

1.龜殼的邊緣。

edge of tortoise-shell;

2.姓。

冉魏(國名(350—352)東晉冉閔篡後趙自立,國號魏,史稱冉魏。後為前燕所滅);冉求、冉雍、冉伯牛(春秋魯人。都為孔子弟子)

冉的古壯字釋義

讀音yiemj 差點、險些、 好險。

冉的國語辭典解釋

rǎn ㄖㄢˇ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冉冉”條。

1.龜甲的邊緣。

《漢書 · 卷二四 · 食貨誌下》:“元龜岠冉長尺二寸。”

2.姓。如春秋時魯國有冉求。

冉的兩岸詞典解釋

rǎn ㄖㄢˇ

詳細解釋

姓。

冉字的翻譯

tender; weak; proceed gradually

durchgehend, Passspiel (S, Sport)​, Ran (Eig, Fam)

bord de la carapace de la tortue

ゼン ネ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