凘字的意思和解釋
凘
⼎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51D8 CJK 基本漢字
凘字概述
〔凘〕字拚音是(sī),部首是⼎部,總筆數是14畫。
〔凘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冫斯)組成。
〔凘〕字倉頡碼是IMTCL,五筆是UADR06 UDWR98 UADR86 ,四角碼是3212.1。
〔凘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1D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952,UTF8:E58798。
〔凘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凘的意思
凘 sī ㄙ
基本解釋
◎解凍後隨水流動的冰塊:“流~紛兮將來下。”
詳細解釋
名詞
1.漂流的冰。
與女遊兮河之渚,流凘紛兮將來下。 《楚辭》
floating ice;
2.細碎的薄冰。
坐久吟移調,更長硯結凘。 唐 · 方千《酬故人陳七都》
trash ice;
凘的國語辭典解釋
凘的兩岸詞典解釋
凘字的翻譯
ice floating in freshly-melted water
シ セイ サ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