刀字的意思和解釋

dāo diāo

⼑部 共2畫 獨體字 U+5200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 獨體字

⼑ 部

2 畫

獨體字

象形字

53

dāo,diāo

dou1

1722.0

U+5200

E58880

SH

VNT

刀字概述

〔刀〕字拚音是(dāo,diāo),部首是⼑部,總筆數是2畫

〔刀〕字結構是獨體字,造字法是象形字

〔刀〕字倉頡碼是SH,五筆是VNT,四角碼是1722.0

〔刀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20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992,UTF8:E58880

〔刀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刀的意思

dāo ㄉㄠ

基本解釋

用來切、割、斬、削、砍、刺、鍘的工具。~子。~兵。~法。剪~。鐮~。

中國的紙張計量單位。一刀合一百張。

古代的一種錢幣,因其形如刀故稱。~幣。

姓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刀形。漢字部首之一。本義:古代兵器名。

2.同本義。

,兵也。象形。 《說文》,到也,以斬伐到其所乃擊之也。 《釋名》光照塞月,陣色明如晝。 唐 · 崔國輔《從軍行》

刀槍;刀兵;刀瘢(刀傷的瘢痕)。

knife; soldier's sword; sabre;

3.泛指用來斬、割、切、削、砍、鍘的工具。

中刑用鋸。 《國語 · 魯語》有斧鉞墨之民。 《國語 · 周語》帝自捉立床頭。 《世說新語 · 容上》妻乃引趨機而言曰。 《後漢書 · 列女傳》屠乃奔倚其下,弛擔持 《聊齋誌異 · 狼三則》

刀鋸(古代的刑具。割刑用刀,刖刑用鋸);刀環(刀頭的環);刀墨(古黥刑。先用刀在額頭上刻劃,然後再染上墨);刀斧手(劊子手;又指持刀拿斧、準備捉拿後殺人的軍士)

knife;

4.形狀像刀的東西 。

冰刀;刀圭(指古代量取藥物的小匙)

sth. shaped like a knife;

5.即刀幣,中國的一種古錢幣,其形如刀 。

布。 《荀子 · 榮辱》。注:“錢也。”及金龜貝。 《漢書 · 食貨誌》。注:“謂錢幣也。利於刀”。注:“名錢為刀者,以其利於民也。”

刀兒(古代錢幣的通稱。因其形狀如刀,故有此稱)

knife money;

6.通“”。小船。

誰謂河廣?曾不容 《詩 · 衛風 · 河廣》

boat;

7.姓。

量詞

通常以一百張(一百頁)紙為一刀 。

我買了兩刀。

one hundred sheets of paper;

刀的國語辭典解釋

dāo ㄉㄠ

詳細解釋

1.武器名。一種用來砍殺,頗具殺傷力的兵器。

大刀、寶刀、軍刀、武士刀。

2.切、削、剪、刻、割、斬的工具。多以鋼鐵製成。

菜刀、鍘刀、剪刀、鐮刀、雕刻刀。

3.古代的錢幣。外形如刀。

《史記 · 卷三〇 · 平準書》:“農、工、商交易之路通,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。”

4.量詞:(1) 計算切割次數的單位。

老屠戶在那塊豬肉上劃了幾刀。(2) 計算紙張的單位。一百張為一刀。如:一刀稿紙。

5.姓。如明代有刀幹孟。

6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刀的兩岸詞典解釋

dāo ㄉㄠ

詳細解釋

1.古代的一種兵器、用具;現泛指用於切、割、削、刺、刨、砍、鍘的器具。

菜刀、刨刀、藍波刀、削鉛筆刀。

2.狀似刀的物品。

冰刀、瓦刀、刀幣。

3.量詞:(1)用於計算紙張。一百張稱為一刀。

4.量詞:(2)用於計算切割的次數。

5.姓。

6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刀字的翻譯

knife; old coin; measure

( 刀 狀 的 東 西 )​ messerförmiges Gerät (S)​, ( 切 、 割 的 工具 )​ Messer (S)​, ( 指 兵器 )​ (einschneidige)​ Hiebwaffe, Säbel, Schwert (S)​, hundert Bogen (Papier)​ (Zähl)​, Dao (Eig, Fam)​, Radikal Nr. 18 = Messer, Schwert, Hiebwaffe, Säbel (Varianten: 刁 , 刂)​ (S)

couteau, sabre

トウ チョウ かた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