劾字的意思和解釋

kài

⼒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+52BE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⼒ 部

8 畫

6 畫

左右結構

41533453

hé,kài

hat6

0482.7

U+52BE

E58ABE

YOKS

YNTE06 YNTE98 YNTL86

劾字概述

〔劾〕字拚音是(hé,kài),部首是⼒部,總筆數是8畫

〔劾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亥力)組成。

〔劾〕字倉頡碼是YOKS,五筆是YNTE06 YNTE98 YNTL86 ,四角碼是0482.7

〔劾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2B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182,UTF8:E58ABE

〔劾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劾的意思

hé ㄏㄜˊ

基本解釋

揭發罪狀。彈( tán )~。參( cān )~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力,亥聲。本義:審理,判決。

2.同本義。

,法有辜也。 《說文》上其鞫文辭。 《書 · 呂刑》傳

try; sentence;

3.疏:“漢世問罪謂之鞫,斷獄謂之劾。”

劾死(判決死罪);劾治(審理治罪);劾按(審理核實罪狀);劾捕(審查其罪,加以逮捕);劾驗(審理查驗)

4.檢舉揭發罪狀。

大不敬。 《漢書 · 李廣蘇建傳》遣其帥。 清 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齊康所 《明史》戴鳳翔劾 瑞。不避權貴。 《金史 · 雷淵傳》

彈劾;劾狀(彈劾,舉發罪狀);劾奏(檢舉或彈劾其罪狀)

impeach;

名詞

1.檢舉揭發的文書。

滂睹時方艱,知意不行,因投去。 《後漢書》

impeaching document;

2.另見 kài。

劾的國語辭典解釋

hé ㄏㄜˊ

詳細解釋

檢舉、揭發不法行為。

《史記 · 卷八八 · 蒙恬傳》:“太子立為二世皇帝,而趙高親近,日夜毀惡蒙氏,求其罪過,舉劾之。”

彈劾、糾劾。

劾的兩岸詞典解釋

hé ㄏㄜˊ

詳細解釋

檢舉揭發過失或罪狀。

彈劾、舉劾、糾劾。

劾字的翻譯

examine into, impeach, charge

anklagen

juger

ガイ カイ コク ゴ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