匵字的意思和解釋
匵
⼕部 共17畫 半包圍結構 U+5335 CJK 基本漢字
匵字概述
〔匵〕字拚音是(dú),部首是⼕部,總筆數是17畫。
〔匵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⿷匚賣)組成。
〔匵〕字倉頡碼是SGWC,五筆是AFLM。
〔匵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33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301,UTF8:E58CB5。
匵的意思
匵 dú ㄉㄨˊ
基本解釋
①木匣;木櫃。《説文•匚部》:“匵,匱也。”王筠句讀“字與《木部》‘櫝,同。”《論語•子罕》:“有美玉於斯,韞匵而藏諸?求善賈而沽諸?”蘇曼殊《斷鴻零雁記》:“旁有柚木書匵,狀若鴿籠,藏書頗富。”
②小棺。《漢書•楊王孫傳》:“昔帝堯之葬也,窾禾為匵。”顔師古注:“匵,即櫝字也。櫝,小棺也。”《新唐書•回鶻傳下》:“死以木匵歛置山中,或係於樹,送葬哭泣。”
匵字的翻譯
case; casket
トク ドク は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