卺字的意思和解釋

jǐn

⺋部 共8畫 上下結構 U+537A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 通用字

⺋ 部

8 畫

6 畫

上下結構

會意字

52534155

jǐn

gan2

1771

U+537A

E58DBA

NEMSU

BIGB

卺字概述

〔卺〕字拚音是(jǐn),部首是⺋部,總筆數是8畫

〔卺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丞㔾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

〔卺〕字倉頡碼是NEMSU,五筆是BIGB,四角碼是1771

〔卺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37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370,UTF8:E58DBA

〔卺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卺的意思

jǐn ㄐㄧㄣˇ

基本解釋

巹,讀作(jǐn),指一種瓠瓜,味苦不可食。俗稱苦葫蘆,多用來做瓢。在古代婚禮上,新郎新娘用作酒器的瓢。合~(舊時夫妻結婚的一種儀式,把一個匏瓜剖成兩個瓢,新郎新娘各執一半)。~飲(飲合巹酒)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瓢,古代結婚時用作酒器 。

合巹(舊式夫婦成婚的一種儀式)

nuptial wine cup;

卺的國語辭典解釋

詳細解釋

”的異體字。

卺的兩岸詞典解釋

jǐn ㄐㄧㄣˇ

詳細解釋

”的異體字。

卺字的翻譯

(nuptial) winecups

キ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