厌字的意思和解釋

yàn

⼚部 共6畫 半包圍結構 U+538C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⼚ 部

6 畫

4 畫

半包圍結構

形聲字

131344

yàn

jim3

7128

U+538C

E58E8C

MIK

DDYI06 DDI98 DDI86

厌字概述

〔厌〕字拚音是(yàn),部首是⼚部,總筆數是6畫

〔厌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⿸廠犬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厌〕字倉頡碼是MIK,五筆是DDYI06 DDI98 DDI86 ,四角碼是7128

〔厌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38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388,UTF8:E58E8C

〔厌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厌的意思

yàn ㄧㄢˋ

基本解釋

嫌惡,憎惡。~惡( wù )。討~。~倦。喜新~舊。不~其詳。學而不~。

滿足。貪得無~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廠( hǎn ),猒( yàn )聲。廠,象山崖石穴形。《說文》:“厭,笮也。”意思是“”。由“犬、肉、甘”三部分合起來,會意,表示“吃飽”、“滿足”。本義:吃飽。

2.飽,滿足。後作“”。

學而不,誨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? 《論語》 《左傳 · 僖公三十三年》秦之欲無 宋 · 蘇洵《六國論》求之者無 宋 · 蘇軾《教戰守》

厭極(滿足窮盡);厭飫(吃飽;吃膩;滿足);厭塞(滿足);厭偽(對奸邪巧偽感到滿意);厭戀(以此為滿足而眷戀);厭副(滿足);厭足(滿足)

be satisfied;

3.憎惡;嫌棄。

人常事。 清 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惟厭事也。言兵。 宋 · 薑夔《揚州慢》其為迂。 明 · 宗臣《報劉一丈書》這兒我住了。 曹禺《雷雨》

厭世(現世;出醜露乖);厭厭地(無精打采地;微弱的樣子);厭物(罵人話,指討人厭的東西);厭鈍(討厭,掃興);厭色(厭煩、不滿的臉色);厭苦(厭煩以為苦事)

loathe; abhor; detest;

4.另見 yā。

yā ㄧㄚ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一物壓在另一物上。

,笮也。 《說文》。段注:“此義今人字作壓,乃古今字之殊。”地震隴西,四百餘家。 《漢書 · 五行誌下之上》如牆之。 《荀子 · 彊國》目而視者,視一以為兩。 《荀子 · 解蔽》

厭覆(車翻人壓)

press;

2.泛指壓製;抑製。

東厭諸侯之權,西遠羌胡之難。 —— 《漢書·翼奉傳》。 —— 師古曰:“厭,抑也。”故賢人立朝,折衝難,勝於亡形。 《漢書 · 辛慶忌傳》。師古曰:“厭,抑也。”

厭抑(壓製)

restrain;

3.以迷信的方法,鎮服或驅避可能出現的災禍,或致災禍於人。

秦始皇帝常曰:“東南有天子氣”,於是因東遊以之。 《史記 · 高祖紀》

厭法(厭勝法。是一種用咒符來製服對手的巫術)

pray for suppressing or driving away;

4.堵塞。

其源,開其瀆。 《荀子 · 修身》。注:“厭,塞也。”

block up;

5.另見 yàn。

厌字的翻譯

dislike, detest, reject; satiate

verabscheuen

détester, en avoir assez de, répugner, être dégout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