叛字的意思和解釋

pàn

⼜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+53DB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⼜ 部

9 畫

7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431133354

pàn

bun6

9154.7

U+53DB

E58F9B

FQHE

UGRC06 UGRC98 UDRC86

叛字概述

〔叛〕字拚音是(pàn),部首是⼜部,總筆數是9畫

〔叛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半反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叛〕字倉頡碼是FQHE,五筆是UGRC06 UGRC98 UDRC86 ,四角碼是9154.7

〔叛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3D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467,UTF8:E58F9B

〔叛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叛的意思

pàn ㄆㄢˋ

基本解釋

違背自己所屬方麵的利益投到敵對方麵去。背~。~國。~逃。~徒。~逆。~變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(形聲。從反,半聲。本義:背叛) 同本義。

,亂也。 《廣雅》信中塗而之。 《楚辭 · 逢紛》者,反背之辭也。 《左傳釋例》侯不朝,茲謂 《漢書 · 五行誌》者五人。 《公羊傳 · 定公八年》天下皆之。 《史記 · 項羽本紀》

眾叛親離;反叛(叛變);叛道(背叛正道);叛敗(謀叛而敗亡);叛鎮(背叛朝廷的藩鎮);叛附(叛變後另有依附);叛服(叛變或順服);叛降(叛變投敵)

rebel against; betray;

形容詞

零亂的 約則義孤,博則辭叛。——《文心雕龍》

disorderly;

叛的國語辭典解釋

pàn ㄆㄢˋ

詳細解釋

背離、違反。

《左傳 · 隱公四年》:“眾叛親離,難以濟矣。”唐 · 李白《猛虎行》:“一輸一失關下兵,朝降夕叛幽薊城。 ”

叛國、叛亂、背叛、反叛。

叛的兩岸詞典解釋

pàn ㄆㄢˋ

詳細解釋

違反;背離。

反叛、叛徒、叛逆。

叛字的翻譯

rebel; rebellion; rebellious

auflehnen, aufbäumen , auflehnen, rebellieren , betrügen, verraten

trahir

ハン ホン バン そむ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