吟字的意思和解釋
吟
⼝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+541F CJK 基本漢字
吟字概述
〔吟〕字拚音是(yín,yǐn,jìn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7畫。
〔吟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口今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吟〕字倉頡碼是ROIN,五筆是KWYN,四角碼是6802.7。
〔吟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41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535,UTF8:E5909F。
〔吟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吟的意思
吟 yín ㄧㄣˊ
基本解釋
①唱,聲調抑揚地念。~詠。~誦。~味(吟詠玩味,體味)。~諷(吟詠諷誦)。
②歎息,痛苦的聲音。~嘯(a.悲哀憤慨地長歎;b.吟詠)。呻~。
③.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名稱。秦婦~。
④鳴,叫。風~。猿~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從口,今聲。唫為吟的本字。本義:呻吟、歎息。
2.同本義。
吟,呻也。 《說文》吟,歎也。 《蒼頡篇》呿吟至微。 《素問 · 寶命全形論》。注:“謂吟歎也。”晝吟宵哭。 《戰國策 · 楚策》相送悲吟不盡情,關山隴阪高無極。 明 · 何景明《隴右行送徐少參》
吟呻(呻吟。因痛苦而發出哼哼聲);吟嘯(悲歎;哀號)
sigh; groan;
3.吟詠;誦讀。
倚樹而吟。 《莊子 · 德充符》則將吳吟。 《戰國策 · 秦策》。注:“歌吟也。”盜蹠吟口。 《荀子 · 不苟》吟青黃。 《漢書 · 禮樂誌》。注:“謂歌誦也。”
吟鹽詠絮(對鹽吟詠女子的讚詞);吟月(對月吟詩);吟弄(吟唱;吟詠);吟呻(吟詠;推敲詩句);吟玩(吟詠玩賞);吟頌(謳吟歌誦);吟詩(吟誦詩歌);吟歌(吟詠歌唱);吟寫(吟詠抒寫)
chant; recite;
4.鳴,叫。
熊咆龍吟。 唐 · 李白《夢遊天姥吟留別》
吟叫(鳴叫);吟吼(吼叫);吟鳥(善鳴的鳥);吟蛩(鳴叫著的蟋蟀);吟鳴(鳴叫);吟嘯(呼嘯;呼叫);吟蟲(善鳴的蟲)
sing;
5.作詩,寫詩;推敲字句。
吟安一個字,撚斷數莖須。 盧延讓《苦吟》
吟懷(作詩的情懷);吟諷(作詩。亦謂作詩諷刺)
compose;
名詞
1.古典詩詞的一種名稱 [song ( as a type of classical poetry )]。
吟卷(詩冊;詩稿);吟草(詩稿);吟軸(詩卷;詩冊);吟箋(詩稿);吟集(詩集);《秦中吟》
2.詩人 。
吟肩(詩人的肩膀);吟骨(詩人的精神);吟客(詩人);吟堂(詩人的堂室,書齋);吟眸(詩人的視野);吟筆(詩人的筆);吟窗(詩人的居住的窗戶);吟魂(詩人的靈魂)
poet;
吟的國語辭典解釋
吟 yín ㄧㄣˊ
詳細解釋
動
1.痛苦時發出的聲音。
元 · 戴侗《六書故 · 卷一一 · 吟》:“痛為呻吟。”
2.歎息。
《戰國策 · 楚策一》:“雀立不轉,晝吟宵哭。”
3.詠、誦。
《莊子 · 德充符》:“倚樹而吟,據槁梧而瞑。”
吟詠。
4.啼叫、鳴叫。
《文選 · 司馬相如 · 長門賦》:“孔雀集而相存兮,玄猿肅而長吟。”《文選 · 曹植 · 雜詩六首之二》:“孤雁飛南遊,過庭長哀吟。”
5.口吃、話說不清楚。
《後漢書 · 卷三十四 · 梁統傳》:“為人鳶肩豺目,洞精矘眄,口吟舌言。”
名
◎古代一種詩體的名稱。
宋 · 嚴羽《滄浪詩話 · 詩體》:“古詞有《隴頭吟》,孔明有《梁父吟》,文君有《白頭吟》。”
吟的兩岸詞典解釋
吟 yín ㄧㄣˊ
詳細解釋
1.因憂愁、悲傷或痛苦發出的聲音;歎息。
哀吟、呻吟、悲吟。
2.吟詠。
吟詩、吟哦、行吟、詩歌吟唱。
3.鳴;啼。
猿吟、蟲吟、蟬吟。
4.古代詩歌題名;樂府及仿樂府題名。
白頭吟、秦婦吟、遊子吟。
5.詞牌名之一。
水龍吟、越江吟。
6.姓。
吟字的翻譯
sing, hum; recite; type of poetry
summen , wehklagen, aufstöhnen
ギン キン ゴン コン うた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