吻字的意思和解釋

wěn

⼝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+543B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⼝ 部

7 畫

4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2513533

wěn

man5

6702.0

U+543B

E590BB

RPHH

KQRT

吻字概述

〔吻〕字拚音是(wěn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7畫

〔吻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口勿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吻〕字倉頡碼是RPHH,五筆是KQRT,四角碼是6702.0

〔吻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43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563,UTF8:E590BB

〔吻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吻的意思

wěn ㄨㄣˇ

基本解釋

嘴唇。~合(意見、看法完全相同)。

用嘴唇接觸表喜愛、親熱。接~。~別。

動物的嘴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口,勿聲。本義:嘴唇。

2.同本義。

,唇兩角頭邊也。 《華嚴經音義》瀾漫赤。 左思《嬌女詩》遂鼓奮爪以向先生。 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

接吻;親吻

lips;

3.嘴;口。

使人之助己言談。 《墨子 · 尚同中》

吻舌(吻唇。口和舌);吻吮(用口吹奏);吻流(利口之輩);吻創(口瘡);吻翰(口與筆);吻噤(閉口);吻儒(善謔利口的儒生)

mouth;

4.語氣;口氣 。

口吻

mood;

5.指鴟吻。古建築屋脊兩端的裝飾物。

其製設者為殿,無者不為殿矣。 宋 · 葉夢得《石林燕語》

ornament on roof ridge, in the shape of a legendary animal;

動詞

1.合;閉。

道士搖著鈴注卵子,念幾句生意經,了材蓋。 清 · 張南莊《何典》

吻著唇點點頭

close;

2.親嘴 。

他渴望著吻她一下

kiss;

3.緊接;相符合。

閩城海而派江,輔山以居。 唐 · 沈亞之《閩城開新池記》

coincide;

吻的國語辭典解釋

wěn ㄨㄣˇ

詳細解釋

嘴唇。

《說文解字 · 口部》:“吻,口邊也。”《漢書 · 卷六四下 · 王襃傳》:“庸人之禦駑馬,亦傷吻敝策而不進於行,匈喘膚汗,人極馬倦。”《聊齋誌異 · 卷一 · 畫皮》:“乞人咯痰唾盈把,舉向陳吻曰:‘食之!’”

用嘴唇接觸。

吻別、吻臉頰。

吻的兩岸詞典解釋

wěn ㄨㄣˇ

詳細解釋

1.嘴唇。

唇吻。

2.以唇接觸;以手觸唇。

吻手、吻臉、飛吻。

3.兩唇相接。

吻別、擁吻。

4.指說話的口氣。

口吻。

5.緊緊靠近。

台北一〇一大樓高高聳立,幾乎吻著白雲。

6.某些動物的嘴或頭部前端突出的部分。

長吻魚。

吻字的翻譯

kiss; the lips; coinciding

Kuss (S)​, küssen (V)

フン ブン モン くちさき くちび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