呀字的意思和解釋

ya xiā

⼝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+5440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⼝ 部

7 畫

4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2511523

ya,xiā,yā

aa1

6104.0

U+5440

E59180

RMVH

KAHT

呀字概述

〔呀〕字拚音是(ya,xiā,yā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7畫

〔呀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口牙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呀〕字倉頡碼是RMVH,五筆是KAHT,四角碼是6104.0

〔呀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44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568,UTF8:E59180

〔呀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呀的意思

yā ㄧㄚ

基本解釋

歎詞,表示驚疑。~!你流血了。

象聲詞,形容摩擦轉動的聲音。兩扇大門~的一聲打開了。

詳細解釋

歎詞

(形聲。從口,牙聲。本義:張口的樣子)表示驚異 。

呀,下雪了。

oh;

象聲詞

1.吱吱嘎嘎的聲音 。

門呀的一聲響了。

creak;

2.另見 ya。

ya ㄧㄚ˙

基本解釋

助詞。表示疑問、感歎、祈使等語氣。別見怪~!你快回去~!你怎麽不回家~!

詳細解釋

助詞

1.表示語氣。“”受前一字韻母 a,e,i,o,ü收音的影響而發生變音。

他從小就沒有了家呀!群眾的力量真大呀!老張,快去呀。

2.另見 yā。

呀的國語辭典解釋

yā ㄧㄚ

詳細解釋

1.表示驚歎。

媽呀!、真的呀!、好險呀!

2.表示疑問。

你要去呀?、這件事你怎麽不學呀?

3.表示肯定。

是呀!、對呀!

1.表示感歎的語氣。

元 · 馬致遠《漢宮秋 · 第三折》:“呀!俺向著這迥野悲涼,草已添黃,色早迎霜。”

哎呀!完蛋了。

2.表示驚訝的語氣。

元 · 關漢卿《竇娥冤 · 第三折》:“呀!真個下雪了,有這等異事?”

呀!下大雨了。、呀!我忘記把門關上。

形容開門聲或叫喊聲。

《西遊記 · 第一回》:“隻聽得呀的一聲,洞門開處,裏麵走出一個仙童。”《兒女英雄傳 · 第七回》:“她父女夫妻一見,呀的一聲,就攜手大哭起來。 ”

xiā ㄒㄧㄚ

詳細解釋

1.張口的樣子。

唐 · 韓愈《月蝕詩》:“月蝕於汝頭,汝口開呀呀。”

2.空闊的。

唐 · 孟郊《石淙》詩一〇首之四:“磴雪入呀穀,掬星灑遙天。”

呀的兩岸詞典解釋

yā ㄧㄚ

詳細解釋

1.歎詞。表示驚異。

啊呀!地震、呀,糟了!。

2.擬聲詞。模擬物體摩擦、轉動的聲音。

隻聽呀的一聲,房門被推開了。

3.台⃝姓。

y

詳細解釋

助詞。“啊(ㄚ ɑ)”受前一個音節末尾音素ɑ、i、u、e、o影響發生音變而采用的不同寫法。

他(tā)呀,恐怕不行、趕快過來(lái)呀、想去就去(qù)呀、小心車(chē)呀、你快說(shuō)呀。

xiā ㄒㄧㄚ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寬闊的。

磴雪入呀穀,掬星灑遙天(唐‧孟郊《石淙詩》十首之四)。

2.《書》張口的樣子。

呀然驚恐、汝口開呀呀。

呀字的翻譯

particle used to express surprise or mild emphasis; (Cant.) slurred form of the number ten

(Finalpartikel)​

ah, oh, (onom.)​ grincement

ガ カ ケ 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