呐字的意思和解釋
呐
⼝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+5450 CJK 基本漢字
呐字概述
〔呐〕字拚音是(nà,nè,na,nuò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7畫。
〔呐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口內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呐〕字倉頡碼是XROB,五筆是KMWY,四角碼是6402。
〔呐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45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584,UTF8:E59190。
〔呐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呐的意思
呐 nà ㄋㄚˋ
基本解釋
◎〔~喊〕大聲呼喊,如“~~助威”、“搖旗~~”。
詳細解釋
動詞
◎呐喊,大叫 且說史進就中堂又放起火來,大開了莊門,呐聲喊,殺將出來。——《水滸傳》
cry out;
歎詞
1.表示提醒注意。
呐,我們可以開始了。 吉學沛《田野裏的追逐》
mind;
2.另見 nè。
呐 nè ㄋㄜˋ
基本解釋
◎古同“讷”,說話遲鈍。
詳細解釋
形容詞
◎(會意兼形聲。從口,從內,內亦聲。講話遲鈍或口吃,好像在口內存留。本義:說話遲鈍或口吃) 同本義。同“讷”。
言之訥也。 《說文》其辯不若其呐也。 《荀子 · 非相》廣呐口少言。 《漢書 · 李廣傳》臣宣呐鈍於辭。 《漢書 · 鮑宣傳》呐者言之疑。 《韓非子 · 八經》
呐口(說話困難,不流暢);呐吃(口吃。說話結結巴巴);呐呐(說話遲鈍);呐鈍(語言遲鈍)
slow(of speech);
動詞
1.小聲說話。
隻聽得差撥口裏呐出一句‘高太尉’三個字來。 《水滸》
whisper; speak in a low voice;
2.另見 nà。
呐字的翻譯
raise voice, yell out loud, shout; stammer
Kampfruf (S)
cri (de guerre), (particule finale d'une phrase)
トツ ども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