呰字的意思和解釋

⼝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+5470 CJK 基本漢字

⼝ 部

9 畫

5 畫

上下結構

212135251

zǐ,cī,jī,xì

zi2

2160.1

U+5470

E591B0

YPR

HXKF

呰字概述

〔呰〕字拚音是(zǐ,cī,jī,xì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9畫

〔呰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此口)組成。

〔呰〕字倉頡碼是YPR,五筆是HXKF,四角碼是2160.1

〔呰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47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616,UTF8:E591B0

呰的意思

zǐ ㄗˇ

基本解釋

古同“”,詆毀。

弱;劣。~窳偷生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苛斥;詆毀。

,苛也。從口,此聲。 《說文》,訶也。 《華嚴音義》引《說文》。按,與詆略同。字亦作呲。呲其所不為者也。 《莊子 · 列禦寇》。注:“訾也。”

呰呰(詆毀。呰,通“”)

blame; slander;

2.弱;劣。

呰窳(苟且懶惰;貧弱)

weak;

cī ㄘ

基本解釋

古同“”,毛病。(三)同“”。

呰的國語辭典解釋

zǐ ㄗˇ

詳細解釋

誹謗、詆毀。

《文選 · 曹植 · 與楊德祖書》:“昔田巴毀五帝,罪三王,呰五霸於稷下, 一旦而服千人。”

參見“呰窳”條。

呰的兩岸詞典解釋

zǐ ㄗˇ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毀謗。

2.台⃝姓。

呰字的翻譯

to slander, revile

シ ジ セキ シャク セイ 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