哭字的意思和解釋
哭
⽝部 共10畫 上下結構 U+54ED CJK 基本漢字
哭字概述
〔哭〕字拚音是(kū),部首是⽝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哭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吅犬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。
〔哭〕字倉頡碼是RRIK,五筆是KKDY06 KKDU98 KKDU86 ,四角碼是6643.0。
〔哭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4E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741,UTF8:E593AD。
〔哭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哭的意思
哭 kū ㄎㄨ
基本解釋
◎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淚發聲。~喊。~泣。~訴。~腔。啼~。長歌當~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會意。甲骨文字形,從( xuān ),表示號呼;中間象一人擗踴的樣子。本義:悲痛出聲,聲淚俱下。
2.同本義(有聲有淚)。
哭,哀聲也。 《說文》哭聲震天動地。 張博《五人墓碑記》秦伯素服郊次,向師而哭。 《左傳 · 僖公三十三年》蹇叔之子與師,哭而送之。 《左傳 · 僖公三十二年》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。 《苛政猛於虎》
哭哭嘶嘶(邊哭邊喊);哭嘮叨(方言。邊哭邊訴說);哭踴(哭泣踴跳。為古代喪禮的一種儀節);哭臨(到現場啼哭。古代帝王的喪事,往往集眾舉哀叫哭臨)
cry; weep; sob;
3.吊唁,祭奠死者並慰問家屬。
則哭以厭之。 《漢書 · 王莽傳》。注:“哭 者所以告哀也。”
哭先祖。
condole;
4.歌。
昔雍門子以哭見於 孟嚐君。 《淮南子 · 覽冥訓》
sing;
哭的國語辭典解釋
哭 kū ㄎㄨ
詳細解釋
動
1.因傷心或激動而流淚,甚至發出悲聲。
《論語 · 先進》:“顏淵死,子哭之慟。”唐 · 杜甫《佳人》詩:“但見新人笑,那聞舊人哭。”
嚎啕大哭、痛哭失聲。
2.吊唁。
《淮南子 · 說林》:“桀辜諫者,湯使人哭之。”漢 · 高誘 · 注:“哭,猶吊也。”
3.傷心的向人訴說。
你的存款比我多,別老在我麵前哭窮。
哭的兩岸詞典解釋
哭字的翻譯
weep, cry, wail
Weinen (Psych), weinen, heulen (V)
pleurer, gémir, se lamenter
コク な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