哺字的意思和解釋
哺
⼝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+54FA CJK 基本漢字
哺字概述
〔哺〕字拚音是(bǔ,bū,fǔ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哺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口甫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哺〕字倉頡碼是RIJB,五筆是KGEY06 KSY98 KGEY86 ,四角碼是6302.7。
〔哺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4F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754,UTF8:E593BA。
〔哺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哺的意思
哺 bǔ ㄅㄨˇ
基本解釋
①喂不會取食的幼兒。~乳。~養。~育。
②口裏含著的食物:“一飯三吐~”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(形聲。從口,甫聲。本義:口中含嚼的食物) 同本義。
輟飯吐哺。 《漢書 · 高帝紀》稚子咽哺。 《漢書 · 匈奴傳讚》周公吐哺,天下歸心。 曹操《短歌行》
一飯三吐哺。
food in the mouth;
動詞
1.吃食。
眾人皆醉,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? 《楚辭 · 漁父》子之從於子敖來,徒餔啜也。 《孟子 · 離婁上》
哺啜(飲食;吃喝)
eat;
2.喂養。泛指禽獸喂養幼仔。
乳孫哺子,教得生獰。 李賀《猛虎行》有一老父過請飲,呂後因餔之。 《史記 · 高祖本紀》
哺食(哺養。喂養);哺鞠(猶哺育;養育);哺坊(孵雛雞的作坊);哺雞(母雞孵卵)
feed;
哺的國語辭典解釋
哺 bǔ ㄅㄨˇ
詳細解釋
動
◎喂食。
三國魏 · 陳琳《飲馬長城窟行》:“生男慎莫舉,生女哺用脯。”《文選 · 盧諶 · 贈劉琨詩》:“相彼反哺,尚在翔禽。”
哺乳、嗷嗷待哺。
名
◎在口中咀嚼的食物。
《莊子 · 馬蹄》:“含哺而熙,鼓腹而遊。”《史記 · 卷三三 · 魯周公世家》:“然我一沐三捉發,一飯三吐哺,起以待士,猶恐失天下之賢人。”
哺的兩岸詞典解釋
哺字的翻譯
chew food; feed
der Bissen im Mund (S, Lit), die Brust geben, stillen (V)
allaiter, nourrir, donner la becquée
ホ ブ フ ふくむ はぐく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