啖字的意思和解釋
啖
⼝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+5556 CJK 基本漢字
啖字概述
〔啖〕字拚音是(dàn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啖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口炎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啖〕字倉頡碼是RFF,五筆是KOOY,四角碼是6908.9。
〔啖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55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846,UTF8:E59596。
〔啖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啖的意思
啖 dàn ㄉㄢˋ
基本解釋
①吃或給人吃。~飯。~以肉食。
②拿利益引誘人。~以私利。
③古同“淡”,清淡。
④姓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從口,炎聲。本義:吃,咬著吃硬的或囫圇吞整的食物。
2.同本義。
啖,噍啖也。 《說文》啖,食也。 《廣雅》啖啖常欲人之有。 《荀子 · 王霸》。注:“並吞之貌。”啖函啟化。 《太玄 · 玄瑩》。注:“含也。”樊噲覆其盾於地,加彘肩上,拔劍切而啖之。 《史記 · 項羽本紀》日啖荔枝三百顆,不辭長作嶺南人。 宋 · 蘇軾《食荔枝二首》茹啖其草木之荑實。 明 · 劉基《苦齋記》
啖蔗(吃甘蔗,愈吃愈甜。比喻漸入佳境);啖啖(貪吃的樣子);啖指咬舌(恐懼不敢多言的樣子)
eat;
3.給吃。
吉婦取棗以啖 吉。 《漢書 · 王吉傳》先生…又何吝一軀啖我而全微命乎? 明 · 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將炙啖朱亥。 唐 · 李白《俠客行》
啖養(飼養);啖虎(餵虎)
feed;
4.用餌或好象用餌勾引;引誘。
啖以利,因襲攻武關,破之。 《史記 · 高祖本紀》
啖圍(緊緊包圍;引誘並包圍);啖以重利。
bait; entice;
啖的國語辭典解釋
啖 dàn ㄉㄢˋ
詳細解釋
動
1.吃。
《初刻拍案驚奇 · 卷三》:“煽起炭火做煎餅自啖,連啖了百餘個。”清 · 洪升《長生殿 · 第二八出》:“癩蝦蟆妄想天鵝啖。”
啖飯、啖粥。
2.給人食物吃。
《漢書 · 卷七二 · 王吉傳》:“東家有大棗樹垂吉庭中,吉婦取棗以啖吉。”唐 · 顏師古 · 注:“啖,謂使食之。”唐 · 李白《俠客行》:“將炙啖朱亥,持觴勸侯嬴。”
3.誘使別人聽從自己。
《新唐書 · 卷一四九 · 劉晏傳》:“其有口舌者,率以利啖之,使不得有所訾短。”
名
◎姓。如五胡十六國時前秦有啖鐵,唐代有啖助。
啖的兩岸詞典解釋
啖 dàn ㄉㄢˋ
詳細解釋
1.吃。
大啖一番。
2.《書》拿食物給人或動物吃。
將炙啖朱亥,持觴勸侯嬴(唐‧李白《俠客行》)、以攬權要秦王,正如以肉啖虎耳(明‧李贄《史綱評要‧卷三‧周紀》)。
3.《書》籠絡;利誘。
璋有二心久矣,常以利啖吾兵(《新五代史‧卷二十六‧唐臣傳‧李仁矩》)、秦割齊以啖晉、楚,晉、楚案之以兵,秦反受敵(《史記‧卷七十二‧穰侯列傳》)。
4.姓。
啖字的翻譯
eat, feed; chew, bite; entice
タン ダン くう くらわす くら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