嗄字的意思和解釋

shà á a xià

⼝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55C4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⼝ 部

13 畫

10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2511325111354

shà,á,a,xià

aa2

6104.7

U+55C4

E59784

RMUE

KDHT

嗄字概述

〔嗄〕字拚音是(shà,á,a,xià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13畫

〔嗄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口夏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嗄〕字倉頡碼是RMUE,五筆是KDHT,四角碼是6104.7

〔嗄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5C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956,UTF8:E59784

〔嗄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嗄的意思

shà ㄕㄚˋ

基本解釋

嗓音嘶啞。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聲音嘶啞的。

終日嚎而嗌不 《老子》

嗄啞,嗄嘶(嗓音嘶啞)

hoarse;

歎詞

1.什麽 ——表示否定。

我要丟個幹幹淨,看你法把我治。 清 · 蒲鬆齡《聊齋俚曲集》

what;

2.舊時仆役對主人、下級對上級的應諾聲。

“帶進來”。兩邊軍士應一聲“&#;”,即將牛皋推至麵前。 《說嶽全傳》

yes;

3.另見 á。

á ㄚˊ

基本解釋

同“啊2”。

詳細解釋

歎詞

1.同“”( á )。表示省悟或驚奇。

!難道這裏是沒有地方官的麽? 宋 · 佚名《新編五代史平話》

ah;

2.另見 shà。

嗄的國語辭典解釋

shà ㄕㄚˋ

詳細解釋

聲音嘶啞。

《老子 · 第四八章》:“終日號而不嗄,和之至也。”

á ㄚˊ

詳細解釋

表疑問或反詰的語氣。

嗄!有這種怪事?

嗄的兩岸詞典解釋

shà ㄕㄚˋ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聲音嘶啞。

終日號而不嗄,和之至也(《老子‧第四十八章》)。

á ㄚˊ

詳細解釋

歎詞。表示疑問或反詰。相當於“”。

嗄,他離開了、嗄?怎麽可能會這樣!。

嗄字的翻譯

hoarse of voice

heiser

ah ! (exclamation)​, rauque

サ シャ ワイ アイ エ かれ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