嗟字的意思和解釋

jiē jiè

⼝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55DF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⼝ 部

12 畫

10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251431113121

jiē,jiè

ze1

6801.1

U+55DF

E5979F

RTQM

KUGA06 KUAG98 KUDA86

嗟字概述

〔嗟〕字拚音是(jiē,jiè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嗟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口差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嗟〕字倉頡碼是RTQM,五筆是KUGA06 KUAG98 KUDA86 ,四角碼是6801.1

〔嗟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5D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983,UTF8:E5979F

〔嗟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嗟的意思

jiē ㄐㄧㄝ

基本解釋

文言歎詞。~乎。~歎。~來之食。

詳細解釋

歎詞

1.形聲。從口,差聲。本義:歎詞。表示憂感。

2.感歎聲。

歎使心傷。 《玉台新詠 ·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乎,師道之不傳也久矣。 唐 · 韓愈《師說》乎!…非此之由乎。 清 · 劉開《問說》夫,誰知吾卒先汝。 清 ·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

嗟乎(嗟呼。表示感歎);嗟訝(感歎,驚歎);嗟異(感歎稱異);嗟悼(哀歎,悲悼)

alas;

3.表示呼喚。

,我士,聽無嘩。 《書 · 秦誓》

嗟來(來,語助);嗟來之食;嗟嗟(表示招呼)

hello;

動詞

1.歎息。

忽魂悸以魄動,怳驚起而長 李白《夢遊天姥吟留別》

嗟呀(歎息);嗟谘(慨歎);嗟怨(悲歎;怨恨);嗟傷(歎息傷感)

sigh; heave a sigh;

2.讚歎。

見其所為文,賞之。 《宋史 · 王質傳》

嗟仰(讚歎景仰);嗟尚(讚歎嘉尚);嗟讚(讚歎);嗟異(讚歎稱異)

gasp in admiration, highly praise;

嗟的國語辭典解釋

jiē ㄐㄧㄝ

詳細解釋

1.表示感傷、哀痛的語氣。

唐 · 韓愈《祭田橫墓文》:“死者不複生,嗟餘去此其從誰!”唐 · 張籍《西州》詩:“嗟我五陵間,農者罷耘耕。”

2.表示讚美的語氣。

《史記 · 卷五七 · 絳侯周勃世家》:“嗟乎!此真將軍矣!”

3.招呼聲。

《書經 · 費誓》:“公曰:‘嗟!人無嘩,聽命。’”《禮記 · 檀弓》:“黔敖左奉食,右執飲,曰:‘嗟!來食。’”

發語詞,無義。

《文選 · 張衡 · 西京賦》:“群窈窕之華麗,嗟內顧之所觀。”

jiè ㄐㄧㄝˋ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咄嗟”條。

juē ㄐㄩㄝ

詳細解釋

(一)之又音。

嗟的兩岸詞典解釋

jiē ㄐㄧㄝ

詳細解釋

1.歎息。

嗟怨、嗟歎、嗟惋。

2.《書》歎詞:(1)表示感傷。

嗟哉斯徒輩,其心不如禽(唐‧白居易《慈烏夜啼詩》)。

3.《書》歎詞:(2)表示招呼。

嗟!來食(《禮記‧檀弓下》)。

4.《書》歎詞:(3)表示讚美。

嗟乎,此真將軍矣(《史記‧卷五十七‧絳侯周勃世家》)!。

嗟字的翻譯

sigh, alas

Säuseln, Seufzen (S)​, Seufzer (S)​, Säuseln, Seufzen (S)

soupirer, soupirer, hélas!

サ シャ ああ なげ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