嗳字的意思和解釋
嗳
⼝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55F3 CJK 基本漢字
嗳字概述
〔嗳〕字拚音是(ǎi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嗳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口愛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嗳〕字倉頡碼是XRBBE,五筆是KEPC,四角碼是6204。
〔嗳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5F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003,UTF8:E597B3。
〔嗳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嗳的意思
嗳 ǎi ㄞˇ
基本解釋
◎歎詞,表示否定或不同意。~,別那麽說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噯氣,俗稱打嗝。
吃西瓜,食子不噯。 蘇軾《格物粗談》
hiccup; belch; eruct;
2.吐。
使動法,噴雲噯霧;展開手,播土揚沙。 《西遊記》
vomit;
歎詞
1.表示感歎、不同意或否定 [pooh!]。
噯,別舉手!噯,不對!
2.另見 āi;ài。
嗳字的翻譯
interjection; exclamation
nein! nicht doch! <abwehrend, ablehnend, zurückweisend&gt (Int), ach! <Bedauern, Ärger&gt (Int)
(interjection exprimant la désapprobation ou la négation), (interjection marquant le regret et le repentir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