嘁字的意思和解釋
嘁
⼝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5601 CJK 基本漢字
嘁字概述
〔嘁〕字拚音是(qī,zú,zā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14畫。
〔嘁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口戚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嘁〕字倉頡碼是RIHF,五筆是KDHY06 KDHI98 KDHY86 ,四角碼是6305.0。
〔嘁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601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017,UTF8:E59881。
〔嘁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嘁的意思
嘁 qī ㄑㄧ
基本解釋
①〔~~喳喳〕象聲詞,形容細碎的說話聲。
②〔~哩喀喳〕形容說話做事幹脆、利索。
詳細解釋
象聲詞
◎形容低語聲或輕細的聲音。多疊用 。
嘁喳,嘁測(低聲說話);嘁嘁測測(嚓嚓,喳喳)(形容細碎的說話聲等;也指低聲議論,搬弄是非)
jabber; murmur; buzz;
嘁的兩岸詞典解釋
嘁字的翻譯
to be grieved; ashamed; used to imitate sounds
murmure
ソウ シュ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