嘲字的意思和解釋

cháo zhāo

⼝部 共15畫 左中右結構 U+5632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⼝ 部

15 畫

12 畫

左中右結構

形聲字

251122511123511

cháo,zhāo

zaau1

6702.0

U+5632

E598B2

RJJB

KFJE

嘲字概述

〔嘲〕字拚音是(cháo,zhāo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15畫

〔嘲〕字結構是左中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口朝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嘲〕字倉頡碼是RJJB,五筆是KFJE,四角碼是6702.0

〔嘲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63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066,UTF8:E598B2

〔嘲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嘲的意思

cháo ㄔㄠˊ

基本解釋

譏笑,拿人取笑。~笑。~弄。~罵。~誚。~謔。冷~熱諷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口,朝聲。本義:嘲笑。

2.同本義。

以至於雜以戲。 曹丕《典論 · 論文》

冷嘲熱諷;嘲問(帶諷刺地問);嘲戲(嘲弄嬉戲)

ridicule; deride;

3.唱,按音律發聲。

因使元翌等,以酒為韻。 《北史 · 薛孝通傳》

嘲歌(信口唱歌);嘲風弄月(吟詠清風)

sing;

4.另見 zhāo。

zhāo ㄓㄠ

基本解釋

〔~哳( zhā )〕同“啁哳”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勾引。

婦人在家,別無事幹,一日三餐吃了飯,打扮光鮮,隻在門前簾兒下站著,常把眉目人,雙睛傳意。 《金瓶梅》

嘲漢子的班頭(勾引男子的能手);嘲惹(挑逗;撩撥)

seduce;

2.另見 cháo。

嘲的古壯字釋義

1.同“𠎫”。讀音ciuz。

2.昆蟲聚集一團。

3.聚攏; 朝向。

嘲的國語辭典解釋

cháo ㄔㄠˊ

詳細解釋

1.譏笑。

嘲弄、嘲笑、冷嘲熱諷。

2.逗引、挑逗。

《金瓶梅 · 第一回》:“(金蓮)常把眉目嘲人,雙睛傳意。”

3.吟詠。

《北史 · 卷三六 · 薛辯傳》:“因使元翌等嘲,以酒為韻。”唐 · 白居易《與元九書》:“至於梁、陳間,率不過嘲風雪,弄花草而已。”

zhāo ㄓㄠ

詳細解釋

1.(一)

2.之讀音。

3.鳥鳴。

林鳥嘲嘲。

嘲的兩岸詞典解釋

cháo ㄔㄠˊ

詳細解釋

1.譏笑。

自嘲、嘲笑、嘲弄、冷嘲熱諷。

2.吟詠。

嘲歌、嘲風詠月。

zhāo ㄓㄠ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嘲哳】。

嘲字的翻譯

ridicule, deride, scorn, jeer at

(onom.)​ bruit de pépiement, se moquer de

チョウ トウ あざけ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