嚬字的意思和解釋

pín

⼝部 共19畫 左右結構 U+56AC CJK 基本漢字

⼝ 部

19 畫

16 畫

左右結構

2512121233132511134

pín

pan4

6108.6

U+56AC

E59AAC

RYHC

KHHM06 KHHM98 KHIM86

𫫾

嚬字概述

〔嚬〕字拚音是(pín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19畫

〔嚬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口頻)組成。

〔嚬〕字倉頡碼是RYHC,五筆是KHHM06 KHHM98 KHIM86 ,四角碼是6108.6

〔嚬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6A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188,UTF8:E59AAC

嚬的意思

pín ㄆㄧㄣˊ

基本解釋

笑的樣子。

古同“”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一種開花植物 。亦稱“四葉菜”、“田字草”。蕨類植物,生在淺水中,莖橫生在泥中,質柔軟,有分枝,葉有長柄。

clover fern;

2.另見 píng。

動詞

1.同“”。本義:皺眉。

侯乘駒兮入廟,慰我民兮,不以笑。 韓愈《柳州羅池廟詩》

嚬眉(皺眉頭);嚬笑(皺眉和歡笑);嚬瘁(皺眉而憂傷);嚬呻(蹙眉呻吟;苦吟)

knit the brows;

2.張口 。

嚬伸(欠伸,打嗬欠)

open the mouth;

嚬的國語辭典解釋

pín ㄆㄧㄣˊ

詳細解釋

憂愁不樂而皺眉。

《韓非子 · 內儲說上》:“吾聞明主之愛,一嚬一笑;嚬有為嚬,而笑有為笑。”唐 · 韓愈《柳州羅池廟碑》:“慰我民兮,不嚬以笑。”

嚬的兩岸詞典解釋

pín ㄆㄧㄣˊ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因憂愁而皺眉。通“”。

慰我民兮,不嚬以笑(唐‧韓愈《柳州羅池廟碑》)。

嚬字的翻譯

frown

ヒン ビン ひそめ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