囋字的意思和解釋
囋
⼝部 共22畫 左右結構 U+56CB CJK 基本漢字
囋字概述
〔囋〕字拚音是(zá,zàn,cān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22畫。
〔囋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口贊)組成。
〔囋〕字倉頡碼是RHUC,五筆是KTFM,四角碼是6408.6。
〔囋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6C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219,UTF8:E59B8B。
囋的意思
囋 zá ㄗㄚˊ
基本解釋
①〔嘈~〕古同“嘈雜”,(聲音)雜亂而喧鬧。
②多話:“問一而告二謂之~。”
詳細解釋
形容詞
1.多言。
故不問而告謂之傲,問一而告二謂之囋。 《荀子》
long-winded; wordy talktive;
2.另見 zàn。
囋的國語辭典解釋
囋 zàn ㄗㄢˋ
詳細解釋
形
◎言語繁瑣無節製。
《荀子 · 勸學》:“故不問而告謂之傲,問一而告二謂之囋。”王先謙集解引郝懿行曰:“囋者,嘈囋謂語聲繁碎也。”宋 · 可旻《漁家傲 · 我佛蓮華隨步踏》詞:“水鳥樹林皆念法,聲嘈囋,空中零亂天華撒。”
囋的兩岸詞典解釋
囋字的翻譯
サツ ザチ サン ザ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