囷字的意思和解釋

qūn

⼞部 共8畫 全包圍結構 U+56F7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

⼞ 部

8 畫

5 畫

全包圍結構

會意字

25312341

qūn

kwan1

6090.4

U+56F7

E59BB7

WHD

LTI

囷字概述

〔囷〕字拚音是(qūn),部首是⼞部,總筆數是8畫

〔囷〕字結構是全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⿴囗禾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

〔囷〕字倉頡碼是WHD,五筆是LTI,四角碼是6090.4

〔囷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6F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263,UTF8:E59BB7

〔囷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囷的意思

qūn ㄑㄩㄣ

基本解釋

古代一種圓形穀倉:“(大荒)而~鹿(方形倉)空虛。”

樣子像囷倉的事物:“……少寶之山,百草木成~。”

積聚;聚攏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積聚,聚攏 。

囷府(國家庫藏錢糧物資的處所)

gather;

2.回旋,圍繞 。

囷囷(曲折回旋的樣子);囷輪(輪囷。屈曲的樣子)

circle round; revolve round;

ūn ㄨㄣ

詳細解釋

名詞

(會意。從禾在囗(古圍字)中。本義:圓形的穀倉) 同本義。

,稟之圓者。 《說文》窌倉城。 《考工記 · 匠人》倉。 《禮記 · 月令》鹿空虛。 《國語 · 吳語》。注:“圓曰囷,方曰鹿。”胡取禾三百兮? 《詩 · 魏風》

囷頭兒(囤頂);囷京(儲存穀物的倉庫);囷倉(糧倉);囷窌(穀倉與地窖);囷庚(糧倉);囷鹿(糧倉);囷窖(糧倉);囷鹿(糧倉)

round granary;

囷的國語辭典解釋

jūn ㄐㄩㄣ

詳細解釋

圓形的穀倉。

《說文解字 · 囗部》:“囷,廩之圜者。”《詩經 · 魏風 · 伐檀》:“不稼不穡,胡取禾三百囷兮。”《國語 · 吳語》:“今吳民既罷,而大荒薦饑,市無赤米,而囷鹿空虛。”三國吳 · 韋昭 · 注:“員曰囷,方曰鹿。”

囷的兩岸詞典解釋

jūn ㄐㄩㄣ

詳細解釋

圓形的糧倉。

不稼不穡,胡取禾三百囷兮(《詩經‧魏風‧伐檀》)。

囷字的翻譯

round-shaped storage bin for grain

Getreidespeicher, Kornkammer (S)

grenier

キン コン ゴ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