圬字的意思和解釋

⼟部 共6畫 左右結構 U+572C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⼟ 部

6 畫

3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121115

wu1

4112.7

U+572C

E59CAC

GMMS

FFNN

圬字概述

〔圬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⼟部,總筆數是6畫

〔圬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土虧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圬〕字倉頡碼是GMMS,五筆是FFNN,四角碼是4112.7

〔圬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72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316,UTF8:E59CAC

〔圬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圬的意思

wū ㄨ

基本解釋

泥瓦工人用的抹(mǒ ㄇㄛˇ)子。

抹( mǒ )牆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形聲。從木,虧( yú )聲。“”即古“”字。本義:抹子,塗牆的工具)镘子,泥瓦工人用來塗抹牆的抹子 豫讓刃其杇。——《戰國策·趙策》 又

圬人(圬者。泥瓦匠人。

trowel;

動詞

抹牆 圬之為技,賤且勞者也。——韓愈《圬者王承福傳》 又

圬墁(镘)(塗飾牆壁,粉刷)

trowel;

形容詞

低窪的 南峰中圬而平,其前峰為落雁,多鬆檜,亦曰鬆檜峰。—— 屈大鈞《登華山記》

low-lying;

圬的國語辭典解釋

wū ㄨ

詳細解釋

1.镘刀,塗抹牆壁的工具。

《集韻 · 平聲 · 模韻》:“杇,說文:‘所以塗也。’……或作圬、釫。”

2.塗飾的工作。

唐 · 韓愈《圬者王承福傳》:“圬之為技,賤且勞者也。”

塗抹。

唐 · 白居易《草堂記》:“木斲而已不加丹,牆圬而已不加白。”

圬的兩岸詞典解釋

wū ㄨ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抹子;塗抹牆壁的工具。

2.《書》抹平;粉刷。

圬者、圬工、糞土之牆不可圬也。

圬字的翻譯

plaster over with layer of mud

bepflastern, in Stuck arbeiten , tünchen, rein waschen

plâtrer, blanc de chaux

オ 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