坨字的意思和解釋

tuó

⼟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+5768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⼟ 部

8 畫

5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12144535

tuó,yí

to4

4311.1

U+5768

E59DA8

GJP

FPXN

坨字概述

〔坨〕字拚音是(tuó,yí),部首是⼟部,總筆數是8畫

〔坨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土它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坨〕字倉頡碼是GJP,五筆是FPXN,四角碼是4311.1

〔坨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76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376,UTF8:E59DA8

〔坨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坨的意思

tuó ㄊㄨㄛˊ

基本解釋

成塊或成堆的。泥~子。年糕~兒。

露天鹽堆。~鹽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堆;團。形狀大小不一的堅實的團塊 。

陀陀(圓圓的樣子);鹽坨;泥坨。

lump;

2.海中沙洲。

海中沙洲,俗呼為,亦有周廣至百裏者,或荒或種,並無賦藉。 清 · 吳嘉賓《海疆善後疏》

bar in sea;

3.地名用字 。

王慶坨(在河北省);黃沙坨(在遼寧省)

word used for place's name;

動詞

麵食煮熟後粘結成一塊 。

麵條坨了;餃子坨了。

lump;

坨的國語辭典解釋

tuó ㄊㄨㄛˊ

詳細解釋

1.圓形塊狀物,或成堆成團的東西。

秤坨、蠟坨子、泥坨子。

2.露天的曬鹽場。

《清史稿 · 卷一二三 · 食貨誌四》:“得鹽則貯之官地,奉天謂之倉,長蘆謂之坨。”

3.量詞。計算土、糞等較小堆東西的單位。

兩坨土、一坨糞便。

坨的兩岸詞典解釋

tuó ㄊㄨㄛˊ

詳細解釋

1.成塊或成團狀的東西。

麵坨子、蠟坨子。

2.露天的曬鹽場。

3.用於地名。如蘇家坨,在陝西;王慶坨,在河北。

4.量詞。用於計算成團成堆的東西。

一坨泥、兩坨麵、一坨屎。

坨字的翻譯

a lump, heap

Beule, Geschwulst (S)

motte

イ 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