垡字的意思和解釋
垡
⼟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+57A1 CJK 基本漢字
垡字概述
〔垡〕字拚音是(fá),部首是⼟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垡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伐土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垡〕字倉頡碼是OIG,五筆是WAFF,四角碼是2310。
〔垡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7A1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433,UTF8:E59EA1。
〔垡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垡的意思
垡 fá ㄈㄚˊ
基本解釋
①耕地,把土翻起來。耕~。秋~地(秋耕)。
②翻起來的地塊。曬~。打~。
③量詞,相當於次,番。
詳細解釋
動詞
◎耕地翻土。
餘期報恩後,謝病老耕垡。 唐 · 韓愈《送文暢師北遊》
垡子地(方言。經翻耕的土地)
turn up soil;
名詞
◎翻耕過的土塊。
逆垡擲豆,然後勞之。 《齊民要術 · 大豆》
垡頭(方言。土塊)
upturned soil;
垡的國語辭典解釋
垡的兩岸詞典解釋
垡字的翻譯
plow soil; place name
ハツ ボ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