埽字的意思和解釋
埽
⼟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+57FD CJK 基本漢字
埽字概述
〔埽〕字拚音是(sào,sǎo),部首是⼟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埽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土帚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。
〔埽〕字倉頡碼是GSMB,五筆是FVPH,四角碼是4712.7。
〔埽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7F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525,UTF8:E59FBD。
〔埽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埽的意思
埽 sào ㄙㄠˋ
基本解釋
①治河時用來護堤堵口的器材,用樹枝、秫秸、石頭等捆紮而成。
②用秫秸修成的堤壩或護堤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舊時治河,將秫秸、石塊、樹枝捆紮成圓柱形用以堵口或護岸的東西。
凡塞河決,垂合,中間一埽,謂之合龍門。 《夢溪筆談》
fascine;
2.用埽做成的擋水建築物,亦泛指堤岸 。
埽岸;埽鍕(綁紮成束的埽材)
fascined bank;
埽的國語辭典解釋
埽的兩岸詞典解釋
埽字的翻譯
broom; to sweep, clear away
Besen
balayer
ソウ は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