堞字的意思和解釋
堞
⼟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581E CJK 基本漢字
堞字概述
〔堞〕字拚音是(dié),部首是⼟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堞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土枼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堞〕字倉頡碼是GPTD,五筆是FANS,四角碼是4419.4。
〔堞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81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558,UTF8:E5A09E。
〔堞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堞的意思
堞 dié ㄉㄧㄝˊ
基本解釋
◎城上如齒狀的矮牆。城~。雉~。~樓。~口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(形聲。從土。葉( yè )聲。本義:城牆上如齒狀的矮牆) 同本義。
堞,城上女垣也。 《說文》。按,古城用土,加以磚牆,為之射牆也,亦謂之陴,或謂之陴倪。傅於堞。 《左傳 · 襄公六年》
雉堞;城堞。
battlements;
堞的國語辭典解釋
堞 dié ㄉㄧㄝˊ
詳細解釋
名
◎城牆上的齒狀矮牆。
《左傳 · 襄公六年》:“甲寅,堙之環城,傅於堞。”晉 · 杜預 · 注:“堞,女牆也。”南朝宋 · 鮑照《蕪城賦》:“是以板築雉堞之殷,井幹烽櫓之勤,格高五獄,袤廣三墳,崒若斷岸,矗似長雲。”
堞的兩岸詞典解釋
堞字的翻譯
plate
créneau
チョウ ジョウ か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