堥字的意思和解釋

máo móu

⼟部 共12畫 上下結構 U+5825 CJK 基本漢字

⼟ 部

12 畫

9 畫

上下結構

545233134121

máo,móu,wǔ

mou4

1810.4

U+5825

E5A0A5

NKG

CNHF06 CNHF98 CBTF86

堥字概述

〔堥〕字拚音是(máo,móu,wǔ),部首是⼟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堥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敄土)組成。

〔堥〕字倉頡碼是NKG,五筆是CNHF06 CNHF98 CBTF86 ,四角碼是1810.4

〔堥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82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565,UTF8:E5A0A5

堥的意思

máo ㄇㄠˊ

基本解釋

〔~丘〕古同“旄丘”,前高後低的土丘。

móu ㄇㄡˊ

基本解釋

〔~敦〕小山,如“欲從~~,而度高乎泰山。”

wǔ ㄨˇ

基本解釋

瓦器,供煎藥用。

堥的國語辭典解釋

máo ㄇㄠˊ

詳細解釋

前高後低的小土山。

《廣韻 · 平聲 · 豪韻》:“堥,前高後下,丘名。”

móu ㄇㄡˊ

詳細解釋

1.土製的鍋。

《禮記 · 內則》“非餕莫之敢飲食”句下唐 · 孔穎達 · 正義:“堥,土釜也。今以木為器,象土釜之形。”

2.瓦壺。

《周禮 · 天官 · 瘍醫》“凡療瘍以五毒攻之”句下漢 · 鄭玄 · 注:“有五毒之藥,作之合黃堥。”唐 · 賈公彥 · 疏:“今時合和丹藥者,皆用黃瓦缶為之,亦名黃堥。”

堥的兩岸詞典解釋

máo ㄇㄠˊ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前高後低的小丘。

欲從堥敦而度高乎泰山,懷氿濫而測深乎重淵(《文選‧班固‧答賓戲》)。

móu ㄇㄡˊ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土製的鍋。

2.《書》煎藥用的瓦壺。

堥字的翻譯

ボウ モウ ブ ム